隨著戶戶送 Deliveroo 撤港,現時香港只剩下 Foodpanda 及 KeeTa 兩大外賣平台,不少外賣員擔心缺乏競爭,從而加劇剝削。今集「都市聊天室」請到外賣員 Mr.4 ,聊一些關於外賣員的職場迷思和一些奇怪客人經歷,究竟外賣員薪金可以高達多少?只剩下兩間外賣平台又對外賣員或顧客造成什麽影響?馬上看下去!
外賣員月薪最高可達4萬
Mr.4 是一位全職外賣車手,主力送尖沙咀一帶,幾乎做過所有外賣平台,現在就做Foodpanda 和 Keeta。回憶起入行的契機,竟是當年 Uber Eats 初登香港,以較高的時薪吸引了他和朋友「貪玩」加入。沒想到,這一玩就是近十年。談及收入,Mr.4 坦言自己比較「懶」,一天工作九小時連吃飯,一星期工作五天,一日大約能賺一千多元,月薪大概兩萬多。他笑說,有些勤力的同行「賣血」式工作,一天甚至能賺到一千六七甚至兩千元,月薪可達四萬!儘管工作多年,Mr.4 坦言這行僅能維持生計,若要賺大錢,恐怕要另謀高就。但他考取了計程車牌,為未來的轉行做準備。對於外賣平台之間的競爭,他認為最終可能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但他相信外賣員不會因此餓死,「肯做就不會餓死」,只是要更勤力才能賺更多。不過,他打趣道,真要賺大錢,這行肯定不是首選,但勝在時間自由,而他個人更懷念以前 Deliveroo 有時薪保障的時代。談及保障,他認為 Deliveroo 在保險方面做得最好,可惜後來換了管理層,許多福利也隨之改變。
搶單制威脅車手安全
Mr.4 也提及 Keeta 的「搶單制」,這種需要外賣員時刻盯著手機螢幕搶單的模式,讓他覺得非常危險且高壓。他認為,這種模式容易導致意外發生,而且開車時操作手機被警察抓到,後果更嚴重。另外,對於「送得多是否賺得多」這個疑問,Mr.4 解釋,雖然平台會計算距離,但長短途的單價不同,步兵和車手的單價也各異,因此不能一概而論。而外賣平台計算距離的方式也引發了一些趣聞,主持Matthew 聽聞有些平台竟以直線距離計算,即使是送上山的路段,也會派單給步兵,令人啼笑皆非。Mr.4 指類似情況絕對有可能,不過外賣員都可選擇「踢單」,也就是拒絕訂單,但踢單過多會影響接單率和獎金。Mr.4 猜測,平台系統會記錄外賣員的準時率,準時的「乖仔」自然會獲得更多派單機會。
西客/奇怪客事件簿
在「西客」方面,Mr.4 分享了一次令人哭笑不得的經歷。他送餐到圓方上面的豪宅區,一位女客人一開門就抱怨太久、東西都涼了。Mr.4 耐心解釋餐點還是熱的,並給她看接單時間,證明並未延誤。但客人依舊不依不饒,甚至要他把餐點拿回去。最後,Mr.4 無奈地說,如果她堅持不要,他就把餐點送給露宿者,才讓這位無理取鬧的客人作罷。此外,他也遇到過一些客人一下單就催促,或是因為前幾位外賣員拒單而遷怒於他。更離譜的是,有時平台會同時派送食物單和超市貨品單,甚至要求他先送貨再送食物,導致食物延遲送達而被客人責罵。
談到送餐過程中遇到的「奇怪」經歷,Mr.4 分享了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他曾送情趣用品到女顧客手中,結果剛下樓就被追問沒電怎麼辦,讓他哭笑不得。他也聽聞同事被女客人邀請入屋的奇遇,雖然不知後續如何,但已夠令人遐想。Mr.4 又指自己遇過很多次外國人不穿衣服開門的案例,他們可能剛洗完澡就赤裸著身體出來拿外賣,讓他只能保持專業。他也曾遇到一位全身赤裸的男顧客,一開門就熱情地打招呼,讓他印象深刻。不過,他也擔心,若遇到女同事送餐,這種情況可能會非常尷尬。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還曾送餐到正在進行手術的醫院手術室,親眼看到血淋淋的場面,讓他直呼像「屠房」,也讓他對醫院的衛生管理產生疑慮。此外,他也曾送餐到燈光昏暗、宛如電影場景般的唐樓,裡面坐著四個形跡可疑的男人,讓他懷疑是否遇到了非法交易。還有一次,他被要求將外賣送入殯儀館的靈堂,讓他感到十分尷尬。
住私樓反而吝嗇無禮貌
不過當然都有遇過的好客人,Mr.4 分享了一次難忘的經歷:一位住在喜來登酒店的內地客人,不僅在 App 上給了 20 元小費,下樓時又給了他 100 元港幣,臨走時還額外給了 200 多元人民幣,讓他直呼「立即可以休息一下」。不過,他也感嘆,以前收到小費的機會比較多,現在許多人認為付了運費就包含了所有服務。有趣的是,Mr.4 觀察到,反而是屋邨的長者比較有禮貌且慷慨給小費,而住在高檔住宅區的客人則相對吝嗇。他半開玩笑地說,或許有錢人都是從節儉開始的。至於是否曾送餐給名人明星,Mr.4 透露確實有過,例如導演王晶。但這些名人通常都很低調,往往是叫外賣員放在門口即可,鮮少露面,更別提給小費了。
最憎送一款食物
對於需要爬樓梯的唐樓送餐,Mr.4 最多曾爬到九樓。最讓他聞之色變的送餐地點,也是佐敦道的一棟唐樓。他分享,有時一天接到三十單,其中五單要爬樓梯,若連續幾單都要爬九樓,簡直要人命。更讓他崩潰的是,有時好不容易爬到指定樓層,客人才告知送錯了地址,要他再爬到隔壁棟,讓他忍不住在樓梯間「一邊走樓梯一邊說髒話」。因此,現在他送唐樓都會先打電話確認地址。至於最不喜歡送的食物,則是味道濃烈的螺螄粉,送完後整輛車都會瀰漫著一股難以散去的酸臭味。
送外賣最不衛生情況
Mr.4 還透露外賣送餐過程中遇到的最不衛生的情況。他坦言,倒瀉飲料是常有的事,有些外賣員為了避免浪費,竟會將灑在袋子裡的奶茶倒回杯中重新封好,再用新的袋子包裝。他苦笑說這也算是「環保」。更誇張的是,他還聽聞有同行將掉在地上的薄餅重新拼好再送給顧客。對於顧客是否能發現這些情況,Mr.4 認為很難。他自己如果遇到倒瀉的情況,通常會誠實告知客服或顧客,並拍照存證,再由餐廳重做。但他坦言,有些外籍車手可能因為怕麻煩而選擇隱瞞。
偷食外賣攻略
話鋒一轉,聊到了外賣員偷吃的問題。Mr.4 直言「很多」,而且通常不見的都是素食或沒有肉類的餐點。他更爆料,有一群外賣員會互相配合,每個人從不同的訂單中偷拿一點食物,送完餐後就一起下線到公園「野餐」。這種行為在平台內部其實是公開的秘密,但只要回報「送漏了」,就能規避「偷竊」的指控,最終損失往往由平台自行承擔。
Mr.4 也分享了一些顧客「騙餐」的奇葩招數。有人明明提早到餐廳自取了餐點,卻謊稱未收到,導致外賣員白跑一趟。更有人直接取消外賣員的訂單,自己拿走餐點,讓外賣員有苦難言。他感嘆,疫情後這種「吃霸王餐」的現象越來越多,許多顧客會故意謊稱沒收到餐或餐點有問題,藉此騙取退款或優惠券。對於外賣平台客服的效率和處理方式,Mr.4 直言「都很差」,無論哪家平台都一樣。以前客服大多在香港,處理速度較快,現在很多都已遷往外地,回覆緩慢且多半敷衍了事,最終往往需要外賣員自行處理。
同事遭遇交通意外 舊公司要自己見死不救
接著,Mr.4 分享了一段讓他對外賣平台徹底心灰意冷的經歷。當時他在尖沙咀幫忙訓練新同事,遇到同事發生交通意外。他不僅協助處理事故,還陪同事去醫院。沒想到,事後他所屬的那間公司(已結業)竟以「保持帳戶不送餐」為由停了他的帳戶,指控他違反了送餐條款。他向公司解釋是為了處理同事的交通意外,甚至表示醫院有紀錄,但公司卻冷漠地回應,要他下次遇到這種情況,拍張照片報警後就離開。這種見死不救的態度讓他感到非常沒人性,也讓他意識到,在這個行業裡,人情變得淡薄,大家只顧著自己的工作,同事之間的情誼也難以維繫。
Mr.4 表示自己多年駕駛幸運地沒有發生過,但他處理過不少同事的意外。他指出,當時的公司在這方面做得不錯,賠償足夠讓同事買新車,甚至包括受傷期間的生活費。他強調公司有為外賣員購買保險,若自身受傷,即使沒有個人保險,也能申請「車手獎」及生活津貼,基本能覆蓋正常生活開支。但若撞到他人,則需賠償對方,而撞到名貴車輛則更為麻煩。
Mr.4 也分享了外賣行業的一些亂象。他提到,現在入行門檻極低,彷彿「阿豬阿狗都嚟做得」,很多從業人員缺乏專業精神,例如下雨天不使用保溫袋,導致食物淋濕。他懷念 Deliveroo 時代對保溫袋的嚴格規定,現在這些監管幾乎消失。另外,現在行内有許多黑工,這些情況多半是帳戶持有人將帳號借給他人使用。他認為平台有技術手段杜絕這種情況,只是是否願意徹底執行以及政府監管力度是否足夠的問題。他自己曾見過有人使用內地身份證送外賣,也知道黑工問題在行業內普遍存在,但據他所知,兩大平台已開始與政府協商處理這些問題。
<<以上內容為受訪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U Lifestyle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