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名港漂因家中廚房的洗碗盆出現堵塞情況,碰巧在小紅書上看到專業通渠的帖文,便私信問價,結果通渠師傅由起初的$700報價,到現場檢查後竟跳價2次,最終索價$18,000。港漂感覺受騙發文呻「我們是不是妥妥的大冤種呢?」網民這樣為樓主解畫,即睇下文了解事件詳情!
港漂通渠被劏呻中伏!$700報價離奇逐級跳?
近日,1名港漂在小紅書以「香港HK1.8萬的通渠,我就是那個大冤種」為題發文,指自己一家入住新屋4年,一直都很愛惜廚房,洗碗盆都用上「密漏網」隔渣,可是日前出現堵塞的情況,「下水很難下,要等很長時間,有倒流的情況」。
樓主碰巧在小紅書看到專業通渠的帖文,於是便私信問價,起初對方Whatsapp報價$700,怎料檢查當日師傅不但遲到1小時,檢查後表示維修價錢需要加至$4,800。樓主一心希望解決問題,便答應「$4800就$4800吧,只要幫我搞好,之後幾年不塞花點錢就算。」
未幾,該師傅致電要另一位師傅登門,再檢查後告訴樓主管道裡面有碎石,需用高壓泵處理,稱「如果不把沾貼在管道的碎石打碎,過2至3個月還是會堵的。」兩人舉出多個例子,表示貝沙灣及海之戀等多香港屋苑都出現類似情況。
最終費用為$18,000,兩位師傅只用了1個多小時就處理好,樓主指「通好了,水流很暢通。」。
港漂呻中伏 網民咁解畫...
事後,事主感覺自己和老公被通渠師傅「帶著走」,亦對報價更變3次感到疑惑,但因為自願付款,加上「沒諮詢過其他通渠的公司」,不清楚收費是否合理,表示「我們是不是妥妥的大冤種呢?」
不少網民認為事主被騙,「肯定被騙了,之前網上有很多爆光天價通渠的,你下次去找有店舖的通渠,我之前也是洗碗盤下面塞住了,找了個$2800通好了」和「一般首2小時2xxx-3xxx價位內,之後每小時收1500-2000按情況(同意才開工),如通渠不成功不能收費」,也有網民建議樓主「你後面真不要找他們,大概率還會另外收你錢。」
消委會教消費者4招自保
消委會曾發表有關「通渠服務質素參差」的報告,提醒消費者指通渠技工的臨場判斷、建議方法以至收費,純粹按其個人經驗而定,質素未必有保證,更有機會上門檢查時聲稱因為問題嚴重而要額外收費,因此給予消費者4大消費提示,以防中招。
1. 掌握附近設有門市的商戶資料以備不時之需
- 消費者閒時可未雨綢繆,瞭解小型家居工程的價格及服務詳情,並且領取商戶卡片,記下聯絡方法,以備不時之需。
- 光顧設有門市或營業地址的商號較為有保障,一旦出現消費爭議,消費者可以面對面與商戶職員洽商。
2. 不成功不收費」不能盡信
- 消費者查詢服務時,應主動詢問「不成功不收費」的具體詳情及條款。
- 如情況許可,可考慮瀏覽網上關於通渠服務的資料,參考用家的口碑及評價。
- 消費者應詢問上門維修的師傅的背景及所屬商戶,與其單據資料是否吻合。
3. 主動查問收費詳情及保養責任
- 應主動詢問拆卸後的檢查或維修方法,並需查詢清楚收費詳情,例如使用的通渠技術、工程有否風險與責任、事後的清潔及保養範圍等。
- 如消費者認為對方提出的收費過高,應謹慎考慮是否即時作出決定。
4.要求單據列明服務詳情
- 消費者應盡可能要求對方清晰列出各項服務詳情。
- 詢問通渠公司所提供的是否一次性維修服務。
- 如服務費包括事後保養,應要求對方於單據註明保養期及條款,以避免爭拗。
- 妥善保留單據,一旦發生爭議,可以聯絡消委會跟進。
- 家居通渠方法︱通渠6神器輕鬆通洗手盆馬桶 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塞渠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