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導致令人聞之色變的阿茲海默症?近年研究指出,常見病毒或為潛在因素之一,甚至可能成為治療的關鍵。科學家發現,某些病毒的活躍,可能與腦部病變息息相關,而疫苗接種更被視為預防的潛在方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病毒與失智症:一個長久以來的疑問
數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努力尋找阿茲海默症的成因與治療方法。這種疾病會逐漸侵蝕患者的記憶,甚至抹去他們的自我意識。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伊茲哈奇教授,是最早懷疑病毒可能在阿茲海默症發展中扮演角色的神經科學家之一。她認為,如果當年的研究能獲得更多關注,或許人們對失智症的了解會更深入。
發炎反應:大腦中的隱形殺手
過去的主流理論認為,大腦中的發炎反應會引發β-類澱粉蛋白的堆積,形成斑塊,干擾神經元間的訊息傳遞。另一種名為Tau蛋白的蛋白質也會受到影響,進而導致神經細胞受損。這些變化最終導致神經元死亡,造成記憶喪失、推理困難等阿茲海默症的典型症狀。但究竟是什麼導致這些蛋白質在大腦中沉積?科學家們仍在努力尋找答案。
常見病毒:潛伏的危機?
伊茲哈奇教授的研究聚焦於單純皰疹病毒第一型(HSV-1),這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會引起唇皰疹。 她發現,許多人的大腦中都存在這種病毒,無論他們生前是否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科學家推測,除了病毒,其他因素(如基因)可能也是影響是否罹患失智症的關鍵。 實驗顯示,HSV-1傾向集中在β-類澱粉蛋白大量沉積的區域,這引發了一個新的理論:這種蛋白質是否是神經系統為了捕捉和抑制病毒而產生的防禦機制?
疫苗:預防的希望?
帶狀皰疹疫苗的接種計劃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觀察機會。研究顯示,接種疫苗的人群,在接下來幾年內被診斷為失智症的機率比平均值低,這是一個重要的數據。科學家認為,疫苗可以阻止病毒重新激活,從而減少炎症和β-類澱粉蛋白的產生。 疫苗對免疫系統的影響,或許不只刺激針對特定病原體的抗體產生,其更廣泛的免疫效應,可能為對抗其他疾病帶來益處。
展望未來
科學家們希望進行傳統的臨床試驗,以評估疫苗對失智症的影響。如果帶狀皰疹疫苗真的能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發作,這將是一個重大的發現。 病毒與阿茲海默症之間的關聯,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