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近日接獲元朗大棠路附近居民朱小姐的投訴,揭示該區垃圾站長期存在嚴重的衛生問題。節目組實地考察現場發現,垃圾站內的垃圾箱不但爆滿,而且大量傢俬、發泡膠、食物殘渣及紙皮等垃圾更棄置並堆積在垃圾站外。元朗大道邨內亦發生相同問題,惡臭沖天,令附近居民叫苦連天。
元朗垃圾站爆滿
朱小姐表示,尤其傍晚時分,很多人會在傍晚丟垃圾,大量垃圾棄置導致臭味瀰漫,令她難以忍受。從《一線搜查》節目片段可見,元朗大棠路垃圾站外的垃圾堆積如山,大型傢俬、發泡膠箱、食物殘渣及紙皮等廢物隨處可見,連周圍的草叢亦未能倖免。垃圾站內的垃圾箱不僅滿載,也沒有蓋好箱蓋,傳出強烈惡臭,令人作嘔。
遍地垃圾臭味轟天
《一線搜查》節目組調查發現,元朗大道邨內的垃圾站同樣問題嚴重,最外面的大陽能垃圾站旁邊已有大大小小的垃圾散落一地,往內的垃圾站情況更為惡劣,不但垃圾收集箱被裝滿,更沒有遮掩,惡臭四溢,大量蒼蠅盤旋其上,地面更是滿佈紙皮和腐爛的水果食物殘渣,衛生狀況令人擔憂。
立法會議員提改善方案
立法會議員周浩鼎指出,元朗無論是屋邨還是郊區,居民最困擾的便是垃圾站散發的臭味和噪音,以及隨處可見的垃圾。
周議員建議政府應推廣使用具壓縮功能的垃圾斗,此舉能有效減少垃圾體積並有助除臭。他認為,增加垃圾斗容量後,能縮短垃圾收集的次數和時間,從而減少噪音滋擾。此外,周議員亦強調應增加閉路電視監察和加強執法力度,並提升公眾正確丟棄垃圾的意識,防止再有亂丟垃圾的問題。
網民斥︰無位唔放地下可以放邊?
對於垃圾站問題,網民普遍認為主因在於垃圾收集箱數量不足,導致市民在無可奈何下只能將垃圾棄置地上。有網民留言批評:「放滿就屈市民亂丟垃圾」、「成區幾百戶家庭,只放一個垃圾桶」、「其實係垃圾桶唔夠嘅問題」、「無位唔放地下可以放邊?」和「請多啲人收多幾轉垃圾啦」。
來源︰一線搜查
團友控訴歐洲旅行團3宗罪
團友們指旅行團團費為$22,750,原定會前往德國、法國、奧地利、瑞士和意大利,但由於航班延誤,導遊在未有任何事前通知的情況下,單方面取消了德國露芙堡的行程。
隨後,導遊便開始向各團友收取自費景點的費用,共涉及8個自費景點,總計260歐羅(約2,370港元)及145瑞士法郎(約1,418港元)。理論上,團友能自由選擇參加與否,可是當有人拒絕參加時,導遊竟涉嫌採取「情緒勒索」手段。有團友憶述「佢(導遊)又話唔得,話咁樣會影響人哋㗎,時間好珍貴㗎」,令團友們因擔心影響他人行程而被迫付款參加。
最令團友難以接受的是旅行團的膳食安排。他們控訴餐點份量少,而且菜式極敷衍,只有「幾粒薯仔,一嚿燶嘅雞胸肉同埋一碗湯」。對於素食團友而言,情況更是不堪入目,膳食選擇僅限於白烚意粉加茄蓉、薯仔撈意粉或一碟清炒麵,團友們怒斥這種供餐標準遠低於合理水平。
涉事旅行社回覆
針對團友的投訴,《一線搜查》以顧客身份致電涉事旅行社查詢,對方表示會根據自費活動的停留位置,然後在附近放下不參加的團友,待活動結束後再接回團友。另外如果是素食者亦只能提供較簡單的膳食。
涉事旅行社其後以電郵回覆《一線搜查》的查詢,指有明確規定不可強迫顧客消費,並聲稱自費項目安排已獲客人簽署聲明,同時表示未收到有關素食團友投訴膳食份量不足。
消委會和旅監局回應
消委會表示,由去年至今年5月,共接獲56宗涉及服務質素的外遊旅行團投訴。消委會和旅監局均指出,若辦理旅行團的旅行社為香港持牌旅行代理商,便會受到旅監局的規管。
旅監局強調,對於旅行團自費活動有明確的規管,旅行團需在出發前提供行程表和自費活動表,對於不參加自費活動的顧客,亦需事先列明具體安排。如發現旅行團安排與宣傳內容不符,消費者可向旅監局反映。
一線搜查|屯門河淪為臭河船隻亂泊 油污垃圾問題加劇
據《一線搜查》報道,近月屯門河多處出現不明油污,有居民受訪時表示:「以前水好清㗎,而家咪變咗臭河囉。」他指出,當初剛剛搬入屯門時候,該條河道「好靚」,惟現時多了船隻,感到十分失望,「船多咗之後,水好似變得好污糟,有時黑鼆鼆,水一淺就有臭味」。
居民不滿:成日覺得對住避風塘咁
至於另一居民就指出,去年開始船隻數量明顯增加,特別在屯義橋一帶更出現「兩三層」船隻違規停泊的情況。不少船家更將船隻當作貨倉使用,進行刮船底等作業,導致油污和垃圾問題惡化。有居民批評船隻長期停泊的合法性,「亂糟糟,成日覺得對住避風塘咁,咩船都可以泊喺度,令周圍居民望落唔舒服,亦都影響我哋環境」,又認為「以前冇船泊入嚟呢度,點解以前海事處做到嘅嘢,而家嘅海事處做唔到」?
船家進行煮食、打麻雀等活動 生活污水或排入河道
除了晚上船隻發出的噪音外,亦有其他居民提到,部分船家更在船上進行煮食、打麻雀等活動,懷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加劇污染情況,導致政府多年來美化屯門河的努力似乎「付諸流水」。
2024年屯門河多達1,900公斤漂浮垃圾被清理
屯門河污染問題並非首次出現,過去河道曾因為工業廢料排放而受嚴重污染,經過政府多年努力水質一度有改善。不過,近期情況明顯惡化,據食環署數據顯示,2024年食物及環境衞生署在屯門河,清理了多達1,900公斤的漂浮垃圾。惟對於近期出現的大範圍不明油污,相關部門至今未能查明來源。有居民擔心,油污及垃圾問題不僅影響環境美觀,更對生態構成潛在威脅。
區議員倡議立法規管 源頭堵截污染
屯門區議員鍾健峰透露,自今年5月起接獲多宗業旺邨附近河段油污投訴,經查證已排除與港鐵南延線工程有關。他亦指出,屯門河管理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包括海事處、渠務署、環保署等,但因缺乏統籌機制,治理成效有限。
面對屯門河持續惡化的環境問題,他又提出多項改善建議,強調「需從源頭入手」,首要工作是推動海事處立法明確劃定禁泊區,特別是在靠近民居的河段。同時,他又提及渠務署正處理錯駁喉管工程,從源頭減少污水排放,期望能盡快完成,保持河道潔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