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研究揭示全球男性精子量大幅下降,可能與不育症及睾丸癌風險增加有關。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精子數量銳減?又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精子質素呢?
全球精子量下降警訊:不容忽視的生育危機
全球正面對生育率下降的挑戰,這與男性的生殖能力息息相關。一項大型研究指出,近45年來,全球男性的精子數量急劇下降了50%,且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這不僅引發了對不育症的擔憂,更有專家警告,這可能增加患上睾丸癌的風險。面對這嚴峻的形勢,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研究佐證:精子數量銳減,下降速度加劇
根據2022年發表在醫學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的研究,研究團隊分析了1973年至2018年間,來自全球53個國家或地區,超過5.7萬名男性的精液樣本。結果顯示,精子數量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尤其在2000年之後,精子數量的下降速度更明顯加快,每年降幅增加了一倍多。這種現象並非局部問題,而是遍及歐美、亞洲、南美、非洲和中東等地。精子數量減少,除了影響生育能力,還可能增加罹患睾丸癌、心血管疾病和早逝的風險。
殺精元兇大揭秘:三大常見習慣
為什麼醫學和科技不斷進步,但人類的生殖能力卻面臨下降的困境? 整全健康教練Ayumi Kinoshita指出,這項研究敲響了警鐘。她歸納出損害男性精子的三大主要原因:
環境荷爾蒙、農藥、塑膠:無形的殺手
「環境荷爾蒙」又稱「內分泌干擾物質」,能干擾體內荷爾蒙平衡。例如,塑膠容器中的雙酚A(BPA)、軟塑膠製品中的鄰苯二甲酸酯,以及殺蟲劑和除草劑等,都可能對精子造成損害。長時間用微波爐加熱塑膠餐盒等行為,也可能悄悄地降低精子質量。這些物質進入體內後,可能產生類似女性荷爾蒙的效果,破壞男性荷爾蒙(睾固酮)的平衡。因此,選擇日用品時,除了關注成分,也要注意其生產和包裝方式。
壓力與生活方式:現代男性的隱形壓力
過去,男性多從事體力勞動,而現在,久坐辦公室成為常態。長時間面對手機和電腦,加上社會對男性的刻板印象,例如「男士應該要優秀和強壯」,都給男性帶來巨大壓力,卻不知如何釋放。這導致自律神經系統失衡,睡眠不足,荷爾蒙失調,進而影響精子數量和活力。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精子健康的隱形殺手
飲食與精子質素息息相關。高脂肪、加工食品的飲食習慣,例如油炸食物、即食麵、甜麵包和能量飲品等,對精子狀態有很大影響。這些食物可能增加氧化壓力,直接損傷精子DNA,擾亂荷爾蒙平衡,並導致營養缺乏。Ayumi Kinoshita形容,精子是男性身體健康的鏡子,荷爾蒙平衡、營養狀況、自律神經系統、免疫力、新陳代謝等因素都會影響精子數量和質素。因此,檢查精子狀況,對了解個人健康至關重要。
如何保護精子?改善精子質素的三大建議
Ayumi Kinoshita指出,精子大約每75天更新一次。這意味著今天的生活習慣會直接影響2到3個月後的精子健康。即使過去的生活習慣對精子質素產生了負面影響,只要調整生活方式,就能在短時間內改善精子的健康程度。她提供了三個有效保護和改善精子健康的方法:
選擇天然食物,攝取足夠膳食纖維
改變飲食方式,除了關注食物的營養價值,也要思考其生產環境、加工方式和進入身體的途徑。建議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減少食用便利店或外賣食品,選擇加工度最低的肉類和魚類,確保攝取深綠色蔬菜,並使用橄欖油、鹽和胡椒作為基本調味料。避免食用富含反式脂肪酸、精製糖和添加劑的加工食品。
保持良好睡眠,讓身體充分休息
精子是在睡眠中產生的。睾固酮在深度睡眠時分泌更活躍。因此,熬夜或淺眠會影響精子生成。隨著年齡增長,男性更易受失眠困擾。盡量避免晚上10點後使用智慧型手機或電腦,遠離藍光,下午2點前避免攝取咖啡因,減少飲酒,營造放鬆的臥室環境,並嘗試睡前深呼吸。
學會放鬆,管理壓力
慢性壓力會抑制睾固酮分泌,不利於精子數量和活力。壓力管理是維持身體平衡的重要習慣。男性應尋找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例如早上深呼吸、接觸大自然、運動,或與他人分享感受。避免依賴酒精、沉迷於性和購物,以及參與危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