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是香港致命癌症的第四位,早期症狀不易察覺,治療效果往往不佳。然而,一項日本研究發現,天然代糖甜菊經過發酵後,竟能有效殺死胰臟癌細胞,為胰臟癌治療帶來新希望。究竟代糖如何抗癌?發酵過程又扮演什麼角色?
天然代糖的抗癌潛力
胰臟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治療效果不佳,是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不過,一項來自日本的研究指出,一種常見的天然代糖——甜菊,經過發酵後,或能成為對抗胰臟癌的新武器。研究發現,發酵後的甜菊能有效殺死胰臟癌細胞,為胰臟癌的治療帶來新的可能性。
發酵甜菊:抗癌的關鍵
研究團隊使用發酵食品中常見的「植物乳桿菌 SN13T」菌株發酵甜菊,產生了「綠原酸甲酯」(CAME)化合物。這種化合物的抗癌效果遠比未發酵的甜菊萃取物更強勁,能導致大量胰臟癌細胞死亡,同時對健康的腎臟細胞沒有損害。
「細胞凋亡」:發酵甜菊的抗癌機制
研究人員認為,「綠原酸甲酯」是發酵甜菊發揮抗癌作用的關鍵。它能阻斷癌細胞的生長和增殖,誘導「細胞凋亡」,促使癌細胞自我毀滅。此外,它還能改變癌細胞的基因編程,激活促進細胞死亡的基因,同時抑制那些幫助癌細胞生長和存活的基因。
發酵的額外益處
發酵不僅是一種烹飪技術,也能將植物化合物轉化為新的生物活性分子。研究發現,發酵後的甜菊萃取物抗氧化能力更強,能有效中和自由基,保護健康細胞。例如,發酵大豆和人參能提供更強的保健特性。然而,研究團隊強調,這項研究僅限於實驗室細胞實驗,結果不適用於動物或人體研究。
甜菊的背景資料
甜菊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源性物質,由甜葉菊的葉子提取而成。它含有大量的甜菊糖苷及瑞鮑迪甙A,常用於製作零卡甜味劑。甜葉菊原產於南美洲,數百年來一直被當地人使用。直至70年代,甜菊提取物才作為甜味劑在日本出售。
甜菊醇糖苷的味道
甜菊醇糖苷的優點是成份天然,但它的甜味釋放速度較慢,甜味也較持久。不同甜菊醇糖苷的味道可能略有不同,例如甜菊糖苷略帶草藥味,瑞鮑迪甙A具有清新的甜味,而其他次要的甜菊醇糖苷則可能有苦澀或類似甘草的後味。
甜菊醇糖苷的安全性
國際及各國食物安全當局已確認甜菊醇糖苷的安全性,不會損害人類基因或令人類患癌。甜菊醇糖苷已獲多國批准使用。正常食用含甜菊醇糖苷的食物,不會超出每日可攝入量。
胰臟癌的警號
胰臟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容易延誤診斷。若出現上腹部持續疼痛、食慾不振、黃疸、體重銳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胰臟癌的成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些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降低風險,例如戒煙、保持健康體重、經常運動和健康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