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沈玉琳證實罹患白血病,引發大眾對免疫系統與癌細胞的關注。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指出,飲食中的油脂種類,可能影響免疫細胞功能,進而影響癌細胞的生長速度。研究發現,動物性脂肪或會削弱免疫系統,而植物性脂肪則可能具有保護作用。
沈玉琳罹患血癌,引發健康關注
藝人沈玉琳近日證實罹患白血病(血癌),引起了社會各界對免疫系統與癌細胞的廣泛關注。在對抗疾病的過程中,如何提升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的生長,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而飲食,特別是油脂的選擇,似乎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哈佛研究:油脂種類影響免疫力
來自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指出高脂飲食可能會影響免疫細胞的功能,進而影響癌細胞的生長。這項研究的核心發現是,不同種類的油脂,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大相徑庭。
動物性脂肪vs.植物性脂肪:影響大不同
研究明確指出,動物性脂肪,如豬油、牛脂和奶油,可能會加速癌細胞的生長,並削弱免疫細胞的抗腫瘤能力。相反地,植物性脂肪,例如橄欖油和椰子油,對免疫系統的影響較小,甚至可能具有保護作用。
肥胖與癌症:脂肪種類是關鍵
眾所周知,肥胖與多種癌症的風險相關。除了慢性發炎、胰島素阻抗等因素外,肥胖也會直接削弱免疫系統。然而,這項研究更進一步指出,即使在體重相同的情況下,攝入的脂肪種類,也會影響免疫細胞的戰鬥力。這意味著,選擇正確的油脂,對於維持免疫系統的健康至關重要。
研究方法與結果:小鼠實驗揭示真相
研究團隊採用多種小鼠腫瘤模型,將小鼠分為不同飲食組,包括標準飲食組,以及六種不同來源的高脂飲食組,分別為豬油、牛脂、奶油、椰子油、棕櫚油和橄欖油。結果顯示,食用動物性脂肪的小鼠,腫瘤體積比正常組增加了40-60%。而食用植物性脂肪的小鼠,腫瘤生長則未見明顯加快。
油脂影響免疫細胞的機制
研究進一步通過免疫分析與代謝組學,揭示了背後的機制。人體內的抗癌主力CD8+ T細胞與NK細胞,在食用動物性脂肪的高脂飲食組中,會出現功能障礙,無法有效進入腫瘤核心,也無法分泌殺癌物質。而植物脂肪飲食組的免疫細胞則維持正常活性。
結論:選擇健康油脂,守護健康防線
這項研究首次將「脂肪種類」與「抗腫瘤免疫」聯繫起來,為預防與治療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使體重相同,選擇正確的油脂,也能幫助免疫系統守住防線。因此,高脂飲食不一定是壞事,關鍵在於脂肪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