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生揭毒襪4特徵易甩色有刺鼻味!長期穿恐增血癌、膀胱癌風險

文: 陸秋燕
6小時前

如何揀襪?襪子是每日必需的用品之一,但原來看似不起眼的襪子可能暗藏化學毒物,長期接觸這些化學物質,更會對身體有害。台灣有醫生列出4款「毒襪」特徵,原來襪子過緊或太便,也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穿襪子對身體好嗎?

台灣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個人網站上發文提醒,看似不起眼的襪子,其實可能暗藏化學毒物。他列出4大「毒襪」警訊,長期接觸這些化學物質,不但有可能增加血栓的風險,甚至增加罹患膀胱癌、鼻咽癌等風險。

毒襪特徵︱1. 襪子過緊︰增血栓風險 

如果襪子太緊,可能會壓迫血管和神經,並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長期下來,不但會增加靜脈曲張的風險,更有可能引發血栓,甚至導致嚴重的深部靜脈栓塞(DVT)。


毒襪特徵︱2. 刺鼻氣味襪子︰增患膀胱癌風險

如果襪子聞起來有刺鼻的氣味,應特別留意,因為這類襪子可能含有芳香胺染料或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

當這些有毒物質長期接觸後,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其中,部分芳香胺染料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第一類致癌物。長期穿著這類襪子,或會增加罹患膀胱癌的風險。


毒襪特徵︱3. 襪子染料甩色︰干擾內分泌系統

襪子上的染料如果含有重金屬,或含有會分解出致癌的偶氮染料分解物,當出汗時便會滲透進皮膚。

如果長期接觸這些有害物質,不但可能干擾人體的內分泌系統,還可能對生殖健康造成潛在危害。


毒襪特徵︱4. 廉價襪︰增患鼻咽癌/白血病

市面上一些廉價的襪子,為了達到防皺效果,或會添加甲醛(Formaldehyde)作為防皺劑。如果長期接觸這類化學物質,可能增加罹患鼻咽癌、白血病等健康問題。

而且曾有檢測發現,在嬰兒襪中驗出的甲醛含量,最高甚至達到每公斤24.5毫克,因此對於抵抗力較弱的嬰幼兒而言,更應謹慎選購襪子。


安全選襪3原則

有見於此,黃軒醫生建議選購襪子時,可注意材質標籤、氣味以及注意襪口的鬆緊度,以免過緊造成血液循環問題。

買襪子推薦︱1. 查看標籤為純棉/竹纖維

仔細查看襪子的標籤,確認是否有標示「無甲醛」、「無偶氮染料」等有毒物質,同時建議選擇純棉、竹纖維等天然材質。

買襪子推薦︱2. 注意襪子氣味

如果新襪子有塑膠味、化工味等刺鼻氣味,可能含有有害化學物質,應避免購買。

買襪子推薦︱3. 注意襪口鬆緊度

選擇彈性適中,不會過於緊繃的襪口,確保穿著舒適。 

註︰各人體質不同,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建議於服用前諮詢醫生意見!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黃軒醫師健康生活記錄


虞哥解釋指,襪子內外用料其實不同;其外層主要採用透氣性能較佳的天然纖維,內層則是彈性較好的化學纖維。由於內層化學纖維孔洞較細容易藏污納垢,亦會直接與汗水及腳皮接觸,容易產生異味、滋生細菌。

襪子「反轉再洗」3大好處

用錯方法曬襪易變鬆

台灣家務達人陳映如早前在Facebook專頁《陳映如-Sona Queen的生活筆記本》分享,指襪子用久後變鬆其實與晾襪方法有關。她建議在曬襪時夾「鬆緊帶」(即襪頭位置),而非腳指位置,因為若夾住前端,經清洗襪子的水分會往下流積在襪頭,水的重量便會令襪頭變鬆。


大家有沒有留意新買的襪子上總附上銀色夾子?有台灣網民近日在Facebook群組「爆廢公社二館」發文問到底銀色夾子有什麼用,引起不少網民討論,有網民以為是用作固定襪子,原來真正用途相當方便!

有台灣網民在群組「爆廢公社二館」表示新買的襪子一定都有迷你銀夾,但不知道真正用法,好奇之下開帖發問引起大班網民熱議。有網民一直以為包裝時用作固定襪子,但原來是用來剪線頭。有網民表示將銀夾掰直,穿過縫線和吊牌之間,捏著它旋轉數圈,縫線就會自動斷開。即使用來剪白色T型塑膠帶都無問題。 

網民大呼「長知識了」,有人更表示多年來只用剪刀剪線頭。不過亦有網民認為是多此一舉,笑指多年來都是直接用扯的。

來源:Facebook@爆廢公社二館

即睇更多健康資訊

更多健康資訊

過緊的襪子會壓迫血管和神經,影響血液循環,增加靜脈曲張、血栓甚至深部靜脈栓塞的風險。

選擇純棉或竹纖維等天然材質,查看標籤確認無甲醛、無偶氮染料等有害物質,並注意襪子的氣味和鬆緊度,避免刺鼻氣味和過緊的襪口。

【招Chii友】U Community社群送Chiikawa公仔200隻!


【開學有禮】送您MoonRock護脊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