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天氣|加濕器變「噴菌機」?實測自來水「含菌量」超標!專家:做錯一步恐致肺炎

文: 王煥雯
38分鐘前

乾燥天氣|天氣近日早晚溫差大,空氣亦開始乾燥,不少人都拿出加濕器以提升濕度。但在你準備加水時,是否隨手就倒入水喉的自來水呢?而專家警告,這個習慣性動作,正將你的加濕器變成一個危險的「噴菌機」。究竟點樣加水先安全?即看下文掌握正確的加水方法!

網上最近熱傳「加濕器肺炎」的話題,到底加濕器應該注入自來水還是蒸餾水?《ezone.hk》綜合最近半年的專家意見及各類實測報告,與大家拆解這個隨時影響全家肺部健康的陷阱!

自來水 vs 蒸餾水,差別真的這麼大?

根據網上多個生活實驗室及外國評測機構(如日本雜誌《LDK》及內地實測)針對「超聲波加濕器」的測試數據顯示,水源的選擇對空氣質素有決定性的影響:

1. 自來水 = PM2.5 產生器?

  • 現象: 使用自來水加濕後,室內空氣監測儀的 PM2.5 數值往往會直線飆升

  • 原因: 自來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鎂)及消毒用的氯氣。超聲波加濕器透過高頻震動將水打散成霧氣,這些礦物質會同時被「打碎」噴出,乾燥後形成白色的粉末(White Dust)。

  • 後果: 這些「白粉」其實就是微細懸浮粒子,吸入肺部會增加呼吸道負擔。此外,自來水若未經煮沸,容易殘留細菌。

2. 蒸餾水 / 煮沸過的水 = 安全之選

  • 現象: 使用純淨水或蒸餾水,PM2.5 數值基本維持不變。

  • 原因: 去除了礦物質和雜質,噴出來的就只是純粹的水霧。

 重點警告: 市面上九成的平價加濕器都採用「超聲波」技術,這類機種對水質要求最高!如果你家中正在使用這一款,千萬不要直接注入自來水!


香港專家警告:吸入霉菌隨時變「加濕器肺炎」

除了礦物質,更令人擔憂的是細菌!綜合香港醫學會專家梁子超醫生早前接受 Topick 訪問時提及,所有類型的放濕器若保養不當,都可能釋放雜質。超聲波型的放濕器因震動釋放微小水滴,更容易將水中的雜質帶入空氣中,形成可吸入的懸浮粒子,影響呼吸健康。因此,定期清潔和保養加濕器非常重要。

此外,綜合香港其他傳媒引述的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意見,使用加濕器有 3 大健康風險:

  1. 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 專家指出,若加濕器內部清潔不當,水箱會變成細菌與霉菌的溫床(例如退伍軍人桿菌)。當這些細菌隨水霧噴出並被吸入後,肺部會產生過敏反應,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俗稱「加濕器肺炎」。

  2. 切忌「加料」: 衞生署及多位專家均強烈建議,切勿在加濕器中加入醋、消毒劑或不明成份的精油。這些化學物質被霧化後吸入肺部,可能引發化學性肺炎或纖維化風險(過往韓國曾發生殺菌劑導致肺損傷的嚴重案例)。

  3. 濕度過高反成害: 室內濕度保持在 40%-60% 最為舒適。如果長時間開啟不停導致濕度過高,反而會令塵蟎與霉菌大量繁殖,鼻敏感人士會更加難受!


4 大安全使用貼士

想保濕又保命?即看 消費者委員會 (Consumer Council) 及專家歸納的 4 大安全守則:

必用熟水/蒸餾水: 雖然成本稍高,但為了肺部健康,建議使用蒸餾水或已經煮沸並放涼的水(Boiled Water),杜絕細菌與礦物粉塵。

每日換水: 不要使用隔夜水!每次使用完畢要倒空舊水,並擦乾水箱。

定期清洗: 建議每 3 日清洗一次水箱與噴嘴,可用軟毛刷輕刷,避免生物膜(黏液)形成。

擺放位置: 不要放在床頭或者正對著臉部噴射,距離人體至少 1 米以上,同時也不要放在電器旁邊以免受潮。


總結: 科技是用來改善生活的,不要因為懶得換水而導致自己生病!今晚回家記得檢查一下你的加濕器正在注入什麼水吧!

即刻【按此】,用 App 睇更多產品開箱影片

Source : Topick、香港經濟日報、衞生署及網上公開測試報告

【熱門報道】

 

即睇更多健康資訊

更多健康資訊

【📢招Chii爸媽】U Community社群送Chiikawa公仔100隻!


【 全民投票 贏走現金券💰】

↓立即參加 #社群內容共創企劃 ~↓

↓立即參加 #社群內容共創企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