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秋季天氣多雨,如果出門沒有帶傘,難免會淋濕。但內地有人因淋雨後不幸罹患腦膜炎,更因病情危急而需轉入ICU治療。對此有醫生提醒,腦膜炎症狀與感冒相似,如果病情惡化,可能在短短24小時內致命。本文整合介紹腦膜炎症狀,以及提供「淋雨後必做4招」,供大家參考。
兒童/大人腦膜炎症狀
淋雨後確診腦膜炎
根據內地媒體報道,河南一名女子在外突然遭遇暴雨,雖然穿著雨衣,但頭部仍淋了10多分鐘的雨。回家後,她又忙於照顧孩子而忽略自己,結果當晚突然出現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和短暫失憶等症狀。就醫後被確診為病毒性腦膜炎,需要住院治療。
除此之外,湖南長沙一名29歲男子,在下夜班途中淋雨後,當晚便出現發燒與頭痛。隔天病情迅速惡化,體溫飆升至39.5度,頭痛劇烈並伴隨噁心、嘔吐、畏光、頸部僵硬,甚至出現意識模糊。經檢查後,他被確診為化膿性腦膜炎,因病情危急而轉入深切治療部治療。
腦膜炎會死嗎?
香港衛生署指出,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主要經由患者咳嗽或打噴嚏而產生的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傳播。
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關日華表示,由於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的早期病徵與普通感冒相似,一般難以區分。而且病情可以在短時間內急劇惡化,甚至可能在短短24小時內致命。
腦膜炎會有什麼症狀?
流行性腦膜炎的病徵包括發高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硬及嗜睡,亦會有嘔吐、畏光或皮疹等情況出現。如果情況嚴重,可造成腦部損害或死亡,導致智力受影響、智力發展遲緩、失聰及電解質失衡。而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更可引致關節炎、心肌炎、眼內炎或肺炎。
腦膜炎高危人士
5歲以下幼兒、16至55歲青少年、55歲以上長者、患有愛滋病或免疫系統受損人士、吸煙者及吸入二手煙人士、曾受到其他病毒感染、沒有接種疫苗者,以及居住於擠逼環境的人士要多加留意!
被雨淋濕怎麼辦?
雨水看似清澈,但當中可能吸附空氣中的污染物(如灰塵、汽車廢氣粒子),並攜帶細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因此淋雨後應立即做好個人清潔。以下提供「淋雨後必做4招」,避免身體不適︰
如果出現頭痛、高燒、脖頸僵硬等症狀,更應立即就醫檢查,以策安全!
淋雨後防不適︱1. 熱水洗澡
建議盡快用熱水洗澡,因為熱水可促進血液循環,並徹底清潔頭皮和頭髮。洗澡後亦要立即吹乾頭髮,以預防感冒。
淋雨後防不適︱2. 徹底清洗腳部
如果踩過積水,應特別清洗腳部,去除泥沙和污染物,再用番梘或沐浴露洗淨。如果皮膚有破損或雨水進入耳朵,亦可用無菌棉籤沾些酒精或必妥碘輕輕清理。
淋雨後防不適︱3. 消毒衣物
淋過雨的衣物會沾染多種污染物,回家後應立即換下,並與其他衣服分開清洗。同時亦建議使用消毒劑或消毒藥水浸泡後再清洗,以徹底殺菌。而浸水的鞋子,也應清洗後且徹底曬乾後才再穿上。
淋雨後防不適︱4. 注意保暖
淋雨後身體受寒,應立即換上乾爽保暖的衣服,並喝點熱水或熱湯,幫助身體恢復正常體溫。同時應避免進入溫度較低的空調房,以防感冒、關節疼痛,甚至引發心肌炎、腦膜炎等嚴重疾病。
註︰各人體質不同,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建議於服用前諮詢醫生意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