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天氣持續不穩定,包括早前颱風楊柳、范斯高、竹節草等均對本港造成影響。天文台最新再分析有趣的氣象情況,指一道「颮線」曾經由西邊快速橫掃本港,帶來驟雨及狂風雷暴。到底颮線是甚麼?又會造成甚麼影響?
颮線橫過香港時料造成2大影響 天文台分析特殊現象
天文台表示,8月6日中午出現一道颮線由西邊快速橫掃本港。有市民更一度拍攝到當日天空的情況,天文台指當時大角咀一帶出現烏雲壓頂,即「積雨雲」聚集,所帶來的驟雨雨勢雖猛,但持續時間較短。這樣的颮線迅速移動,短時間內對會局部地區造成強烈天氣影響。
颮線是甚麼?
翻查天文台資料2008年7月下旬,颱風鳳凰移動期間影響附近海域,並顯示颮線正從東北面經過香港,呈現長形的強烈回波。天文台解釋,俗稱「石湖風」的強陣風實為由「颮線」引起的現象。颮線在雷達影像中呈狹長強烈雨帶,有時如彎弓狀,寬度達十至數十公里,長度可達數十至數百公里。
春末夏初季節,當冷鋒或低壓槽南下影響華南及沿岸時,若同時有高空擾動從西向東通過,便易形成「西北石湖風」,該風力先經新界西北區例如流浮山、元朗,再向東橫掃全港其他地區。天文台過往資料指出,2005年5月9日的狂風事件即屬「石湖風」相關颮線現象。
潛在熱帶氣旋稍後進入南海 天文台料對香港影響存變數
此外,本港今個星期預計天氣持續不穩,今星期有機會打風?位於關島以南的低壓區目前正在醞釀中,估計或將發展生成熱帶氣旋,並在周末影響香港天氣。天文台指出,預料現時位於菲律賓以東海域的低壓區會在未來一兩日移向呂宋並逐漸發展,隨後橫過南海中北部,大致移向海南島及以南海域,但其在南海的發展仍存在變數。
目前不同電腦預報模式對該低壓區的發展、移動路徑及速度仍有分歧,部分模式預測其會在南海發展為較強的熱帶氣旋,亦有部分模式預計其會維持較弱的強度。天文台會繼續密切監測這些低壓系統的發展。
天文台AI模型預測8月24日熱帶氣旋路徑
本港周日起一連幾日風力達6級!屆時有機會掛3號風球?
受該低壓區影響,週末至下週初南海北部及廣東沿岸有狂風驟雨及雷暴,海有湧浪。此外,位於東海的熱帶氣旋會在周四(21日)移向日本九州以西海域並逐漸減弱。據天文台未來9天天氣預報顯示,由本周日起(8月24日)至下周二(8月26日),本港吹東風4至5級,離岸及高地更達6級,即達到「三號強風信號」風力。屆時天氣大致多雲,有驟雨及狂風雷暴,海有湧浪。
資料及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
打風|天文台三大AI颱風預測周日最接近香港?
受中國東南部的高壓脊,與海南島以西海域的熱帶低氣壓共同影響,華南沿岸及南海北部風勢頗大,而強雷雨帶亦正影響該區。天文台表示,位於台灣以東海域的低壓區正逐漸增強,一個熱帶氣旋似乎在形成中,未來一兩日大致移向琉球群島至東海一帶。在今日(18日)正午12時,位於海南島以西海域的熱帶低氣壓,集結在三亞之西北偏西約200公里,預料向西北偏北移動,時速約12公里,橫過北部灣。
天文台AI預測巨型熱帶氣旋 周日逼近香港約400公里範圍
根據天文台AI天氣預測模型包括「盤古」、「風烏」及「伏羲」的預報,一個巨型熱帶氣旋將於周五至六(8月22日至23日)穿越菲律賓東部,並進入南海,料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該熱帶氣旋預計在周日(8月24日)最接近香港,逼近香港約400公里範圍,之後將持續向西北方向移動,並於海南島登陸。
▼天文台AI盤古預測颱風路徑▼
▼天文台AI風烏預測颱風路徑▼
▼天文台AI伏羲預測颱風路徑▼
歐美電腦模式均預測 日期存在分歧
不過,其他歐美電腦模式預測存在分歧。其中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雖然預測顯示,位於菲律賓東部料有一個熱帶氣旋,但風速路徑相對緩慢,於周日(8月24日)仍與香港保持一段遠距離,至下周二至三(8月26日至27日)才逼近香港範圍,盆並在周四(8月28日)陸海南島一帶。
▼歐洲ECMWF預測颱風路徑▼
至於美國全球預報系統(GFS)模式預測路徑,與天文台AI預測分析大致一致,顯示該熱帶氣旋在周日(8月24日)至下周一(8月25日)最接近香港。不過颱風路徑變數大,目前仍有待觀察。
▼美國全球預報系統(GFS)預測颱風路徑▼
另一方面,天文台預料現時位於關島東南方的低壓區,會在未來數日逐漸發展並移向呂宋至台灣一帶,但隨後路徑及強度仍存在變數。受活躍偏南氣流影響,周二(19日)廣東沿岸仍有驟雨及狂風雷暴。隨著高空反氣旋稍為增強,本週中期華南沿岸天色較為明朗,接近週末天氣酷熱。
香港未來天氣預報:
資料及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Windy.com
打風開冷氣易壞機? 專家警告:過熱燒機維修費逾千元 1種意外最常見
打風開冷氣易壞機? 房協和中電曾提醒市民打風時勿開當風位冷氣機,否則可引致摩打損壞甚至過熱起火。香港空調製冷業職工總會會務主任許錫強接受訪問就拆解箇中原理,惟他形容情況鮮有聽聞,反而另一情況在打風天下較為常見。
打風勿開當風位冷氣 或引致損壞
房協和中電曾提醒,打風期間勿開當風位冷氣機,理由是強風有機會令冷氣機反方向運轉,如冷氣機處於運作狀態,可能導致摩打與強風「鬥力」,引致損壞甚至過熱起火,故此位處當風位的冷氣機不宜在打風期間使用。
👇🏻打風必做8大防風措施👇🏻
吹機尾可致「頂風」 極端情況或起火
香港空調製冷業職工總會會務主任許錫強接受訪問時解釋,不論是窗口式還是分體式冷氣機,運作原理都是將空氣抽入機內,再在「尾部」把熱氣吹出室外達至散熱。當強風直吹冷氣機「尾部」,甚至是風速大於機內散熱風扇風力就會形成「頂風」,此時風扇會開始變慢、停止甚至反方向運轉,在無法散熱下,摩打可能會停止運作,甚至燒毀引致起火。
因此許錫強不建議在打風期間開啟設於當風位置的冷氣機,但其他冷氣機則無大問題。許錫強指如冷氣散熱風扇摩打損壞,一般維修費約1,000至2,000元,「除非是僅用1、2年新機,否則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換新」。
冷氣邊位滲水應急法
隨「頂風」導致摩打損壞之外,許錫強指另一個打風常見意外是窗口機被強風吹入屋,形容每次打風都發生1至2宗,起因一般是安裝時未有裝上鎖機螺絲,一般重新裝上就能解決問題。他又指冷氣機邊位玻璃膠如有老化,打風大雨期間可能會滲水,應急方法是先用膠袋楔住罅隙,待天氣好轉後再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