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樓晚市清一色吉檯似「包場」?港男嘆經濟差惹熱議!網民反駁:中式酒樓已過時

文: 黃樂恩
5小時前

近年本港餐飲業飽受經濟壓力與消費模式轉變夾擊,多間酒樓酒家宣布退場,上半年來多達10間酒樓接連結業。最近有港人於網上分享其用餐經歷,指自己光顧晚市酒樓時如同「包場」,放眼全場幾乎是清一色空檯,場面相當寂靜。片段一出,隨即引起網民熱議,有人驚訝場面冷清,亦有人分析背後原因,直言「咁多人失業,邊有幾多人會有錢入酒樓消費」。

晚市酒樓清一色空檯?港男:明白點解咁多執笠...

日前(21日),有港人於Facebook群組「香港茶餐廳及美食關注組」發帖,分享自己晚市光顧酒樓的的用餐經歷,他無奈寫道:「間酒樓我諗唔會太長命,呢一幕真係反映曬香港嘅經濟,大家留意時間係七點半晚上,不勝唏噓」,並附上一段現場片段。

影片長約19秒,可見樓主分別點了四款小菜,有菜有肉,雖然食物質素不錯,店員有禮貌,但用餐環境卻異常冷清,他直言:「昨晚我係好似包咗個場」。從影片所見到,全場放眼望去幾乎清一色空檯,魚缸內放滿新鮮海鮮卻無人問津,偌大酒樓只有樓主一枱客人,難怪他亦慨嘆地說:「唉!現今的經濟...所以明白點解咁多執笠啦!」

網民驚訝:係咪包左場?

片段曝光後,引起大批網民熱烈討論,有人表示驚訝,直言「邊度地方?」、「閣下係咪包左場」,甚至開玩笑地說:「我想過去影張相」。亦有眼利網民估計地點位於元朗,紛紛留言指「呢間咪喺元朗囉」、「宜家元朗都就係咁嘅情況」。

留言中,有不少網民嘗試分析酒樓晚市變得冷清的原因,認為最大原因是本港失業率持續上升,導致港人消費力大減,「失業人數上升,真實數字仲高得多,冇工做點會出去消費?」、「咁多人失業,邊有幾多人會有錢入酒樓消費」。另一方面,香港租金高企亦被視為關鍵因素,「租金貴賣嘅野自然就會貴,香港人自然返深圳國內追求性價比」,加上香港人口老化、移民潮與生活壓力齊發,愈來愈多人選擇經濟實惠的兩餸飯,酒樓晚市客源自然愈來愈少,並慨嘆說道:「酒樓真係變夕陽行業...」。

▼網民分析酒樓晚市變冷清原因▼

酒樓式微非經濟唯一指標?網民:中式酒樓已過時

不過,亦有不少網民持相反意見,認為問題不單單是出於經濟,而是港人消費模式已經改變,「酒樓係老屎忽文化80、90、00後呢三個世代人都唔多去酒樓」、「疫情令香港人習慣早回家」、「根本係消費模式轉變晒,好多人寧願留返短假期北上駛錢」。亦有聲音指出,不能單靠一間酒樓作為經濟指標,「睇下你間酒樓係邊區啦!我屋企樓下嗰兩間星期一去食完坐咗九成半」、「有啲野唔合時就會被淘汰 」、「你唔去商場影吓啲排晒隊嘅食店?中式酒樓已過時,關乜嘢經濟差事」。

▼網民點睇▼

來源:FB@香港茶餐廳及美食關注組


中式酒樓步入寒冬?

早前也有網友在香港討論區以「香港中式酒樓死因」為題發帖,指出「國內餐飲影響是主因但不是死因」,認為不透明的收費制度才是最大的致命點。他表示,雖然酒樓菜單標明了各款菜式價格,卻有「白飯錢」、「茶位」、「加一」等隱藏收費,往往到實際結帳時才見真章,使整體消費缺乏預算感。相比之下,內地不少餐飲品牌標價清晰,付款方式明確,自然更能吸引食客。

延伸閱讀:中式酒樓接連執笠 北上消費並非致命傷?港人狠批五大死因:比咁多錢都唔好食

延伸閱讀:

此外,樓主亦指出,中式酒樓的經營模式已經過時,導致營運成本高昂。他提到,酒樓面對三大主要支出壓力:人工(連強積金)、租金與食材,這三座大山嚴重擠壓利潤空間,稍有閃失便陷入虧損。

網友分析5大死因:比咁多錢都唔好食

帖文引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深表認同,紛紛留言「中式酒樓,你預埋單時,同菜單上銀碼加25%或以上就較合理」、「由得佢自生自滅,始終酒樓營業成工高,客人又以上了年紀的為主」。綜合留言,網民普遍將中式酒樓的衰落歸因於以下5大問題,包括食物預製化、租金壓力、酒席市場萎縮等,甚至有港人直言「幾十蚊食預製點心,埋單仲要加服務費,傻的嗎?」、「食物材料差,賣得貴,食客唔係傻仔,佢地執笠都係整定」。

1.食物預製化

2.為開源節流犧牲質素

3.租金壓力

4.酒樓形象難吸後生客

5.酒席市場萎縮

【免費送飛】請您去全港首個國際熱氣球節!

↓ 登記送您黃昏門票2張 (價值$1,760)! ↓

↓ 登記送您黃昏門票2張 (價值$1,760)! ↓

↓【限時搶⚡】卡樂B香烤魷魚味波浪薯片↓

↓獨特魷魚味半融粒粒|咸鮮味逼人↓

↓獨特魷魚味半融粒粒|咸鮮味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