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塔巴|內地生談港人打風超市掃貨儀式感:颱風比月經密還要囤貨  留言拆解3大原因

文: 古曦朗
17小時前

颱風塔巴|塔巴襲港,天文台在下午1時1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每當颱風來襲,香港人總會湧入超市,將貨架上的食物一掃而空,形成一種獨特的「打風(颱風)前夕」現象。近日,一名內地女學生在社交平台上發文並幽默地表示:「香港今年的颱風可能都比一些女生的月經還要密了,但是還是一打颱風就去超市囤貨。」她的貼文引起熱烈討論,不少香港網民紛紛留言,為她拆解這場「全民掃貨儀式」背後的三大原因。

 

 

這名內地女學生觀察到,即使颱風頻繁,香港人依然會提前去超市搶購,她認為這與日常採購無異,不明白為何貨架總是清得特別快。

「香港人有個比較有意思的行為是一打颱風就喜歡去超市囤貨,香港今年的颱風可能都比一些女生的月經還要密了,但是還是一打颱風就去超市囤貨,打檯球前囤貨的風比颱風都快。
我沒有嘲諷危機意識,這個行為習慣本身其實還挺好的,只是有時打颱風可能就兩三天那樣子(今年還有更長的嗎? ),真的要買的話其實就跟每周出去採購一下差不多啊喂 」

對此,網民們的回應一語道破了箇中玄機:

 

 

  1. 慶祝額外假期: 許多網民認為,這是一種「慶祝額外假期」的儀式感。在忙碌的生活中,颱風帶來的假期是個難得的休息機會,而到超市大肆採購,就像是為這個「小長假」做好準備。

  2. 颱風經濟效應: 有網民指出,這也是一種精明的經濟考量。因為「第二天菜價會貴很多」,所以趕在風球懸掛前囤貨是「有着數」(划算)的行為。這種「颱風經濟」的現象,讓精打細算的香港人提前做好應對。

  3. 體諒外賣員: 這個原因獲得最多人認同。有網民留言表示,香港的外賣及超市配送服務不像內地那樣盛行,尤其在惡劣天氣下,「大家都不會想人家冒危險給自己配送」,因此會選擇在颱風前夕親自去囤貨,避免給外送員帶來風險。

這名內地生在了解這些原因後,也大讚港人對颱風的「儀式感」非常可愛,既有危機意識,也懂得享受額外假期,同時又會敬畏惡劣天氣而不作死出門,是個非常好的習慣。

點擊看搶購潮

一打風香港人唔like食乜? 

有網民指在颱風天貨架的菜雖被清貨,貨架上卻依然餘下許多西芹,發布帖文的樓主則笑指「一個颱風睇清香港人幾唔like西芹」。

點擊看搶購潮

網民:「世界末日」?

有不少網民指場面有如「世界末日」,笑稱搶購糧食是香港人的打風儀式感?有網民質疑「明明打風好多餐廳都照開,點解仲要搶?」。有人則指未必每個市民的所住地區都靠近超市,街市亦有機會在颱風天關閉,需要儲糧照顧全家人的需求,亦並不想颱風天麻煩外賣員或食肆員工冒著風雨服務自己。

點擊看網民留言

 

資料來源:threads@p09.kokekoke

【酒店試住員企劃】請您去Staycation + 歎雙人High Tea🎁!


↓【限時搶⚡】LIVE YEAST日本9年No.1活性酵母↓

↓分解碳水化合物、促進排便↓

↓分解碳水化合物、促進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