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風|颱風|香港天文台指出,一股強烈東北季候風會在本周日(10月19日)抵達廣東。預料一個低壓區會在未來兩三日於菲律賓以東海域逐漸發展,並在週末期間靠近呂宋一帶,隨後有較大機會進入南海東北部,但其路徑及強度存在變數。氣象學博士崔傳忠(天氣J博士)分析指數日內將增強為熱帶氣旋,若強度較低,不排除氣象機構發「黑球」。
天文台料低壓區週末期間靠近呂宋 較大機會進入南海東北部
天文台預告,高空反氣旋會在本週餘下時間,繼續為廣東帶來晴朗及炎熱的天氣。在東北季候風及該低壓系統共同影響下,下週初至中期華南沿岸風勢頗大,有幾陣驟雨,氣溫顯著下降。澳門天氣公司知天Knoweather 創辦人及CEO、氣象學府英國雷丁大學氣象學博士崔傳忠,網稱「天氣J博士」以專業角度為大家分享最新的氣象資訊,並針對今次或進入南海的秋颱96W作出詳細分析。
珠江口一帶下周中早晚最低氣溫 或降至約20度
天氣 J 博士指出,一股冷空氣將於華北地區醞釀,在在未來數天開始南下,預計本周日(10月19日)稍後至晚間抵達華南沿岸,成為本年度下半年第一波「似樣」的東北季風。在其影響下,珠江口一帶下周中期早晚最低氣溫,可能會降至約20度,「雖然這一股冷空氣遠遠未及最強,卻將為東亞地區地面秋冬季大氣環流形勢的建立奠定基礎,標誌著華南地區氣候意義上的夏季正式結束」。
熱帶擾動96W將增強為熱帶氣旋 各大模型分歧明顯
然而,潛在颱風仍然持續,在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上,熱帶擾動96W正於有利環境中逐步發展,博士指出,預料數日內將增強為熱帶氣旋,大致移向呂宋以東海域。不過他表示,該熱帶氣旋其後走向充滿變數,並真正體現了「秋颱預報」的高難度,目前各大「超級電腦」與 AI 模型分歧明顯。
- 傳統歐洲EC模式:認為西風槽不足以完全切斷副熱帶高壓,結果該熱帶氣旋或會持續偏西、挺進南海,甚至逼近廣東西部沿岸;
- 美國GFS模式:該模式向來在秋冬季表現不俗,但就則持相反意見,預測該熱帶氣旋強度較高,結合較深的西風槽,副高將會出現較明顯,令熱帶氣旋在呂宋以東轉向偏北並急速增強,但在強勁東北季風的夾擊下迅速減弱,最終其殘餘低層環流被東北風引導折向西南。
- 氣象界新寵兒FNv3:目前大致傾向其會橫過呂宋後進入並橫過南海北部。
博士直言,預報結果存在「天女散花」式差異,而不同時次之間的結果亦稍有搖擺不定的情況,可信性仍然相對偏低。但根據現階段資料顯示,96W進入南海的機會略高。而無論如何,它的接近都將加大華南沿岸的氣壓梯度,令東北季風更強、冷空氣南下幅度更大。若最終橫過南海,沿岸風勢將明顯增強。但他強調,96W進入南海並不等於一定會「打風」。
他續補充,由於這次東北季風比9月份的更強,該熱帶氣旋即使進入800公里範圍並令本地風力增強,廣東沿岸天氣仍有可能保持受東北季風主導。在這種情況下,若其強度較低或未能進入500公里範圍內,港澳兩地氣象機構可以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黑球) 應對,又提醒「這一次是真正多變的『秋颱』—— 在此類『預報難度天花板』級的形勢面前,不宜過早輕率地下定論」。
▼天文台風烏AI熱帶氣旋路徑預測▼
▼天文台盤古AI熱帶氣旋路徑預測▼
▼天文台伏羲AI熱帶氣旋路徑預測▼
▼歐洲ECMWF熱帶氣旋路徑預測▼
本港下周吹7級風 最低氣溫21度
香港天氣方面,展望本週餘下時間大致天晴及炎熱。星期日北風逐漸增強,隨後兩三日風勢頗大,氣溫顯著下降。另據未來九天天氣預報顯示,北風5級、離岸6級,高地風力達7級。
資料及圖片來源:Facebook@天氣 J 博士(授權轉載)、香港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