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車站牆身顏色不只是設計,更是一套為乘客精心設計的視覺導航系統!這套系統遵循四大核心原則:將站名或地方概念視覺化、借鑒周邊自然元素、在交通樞紐使用豔色引導人流,以及利用相鄰站點的顏色區隔來幫助乘客確認到站。這一切都是為了確保乘客能輕鬆、高效地在港鐵網絡中穿梭。
當你匆匆步入港鐵車站時,有沒有留意過站內那些牆身顏色?每一種顏色都肩負著重要的功能與指引意義,旨在幫助你輕鬆導航、快速定位,讓乘客即使在人潮擁擠或視線模糊時,也能依「色」認路,確保你的港鐵旅程順暢無誤。其設計遵循以下四個核心原則:

1. 「色」如其名:站名與地方的視覺化連結
車站顏色直接聯繫站名或其代表地點。設計師從名稱中提取色彩元素,例如彩虹站使用彩虹色譜,藍田站採用藍色。對於不直接取色的站點,顏色則用來營造氛圍,例如鑽石山站以黑色牆面點綴銀點,模擬鑽石被光照射的效果。
2. 融入周遭環境:自然與地理元素
設計靈感來源於車站周邊的地理環境與自然色彩。堅尼地城站臨海,因此選用藍色象徵海洋;香港大學站或何文田靠近山坡地,則選用綠色作為主色,透過這些環境取色,車站色彩也成為地理位置的象徵。
3. 轉乘站的「搶眼」策略:用高飽和度色彩引導人流
在主要的大型轉車站,色彩用於高效管理擁擠人流。例如中環站、旺角站或南昌站和大圍站,設計師刻意選用鮮豔、強烈的色彩(如紅色、黃色或藍色),高飽和度的色彩有助於快速吸引乘客注意力、引導人流,並協助乘客迅速定位。
4. 避免混淆:相鄰站點的鮮明區隔
為防止乘客混淆站點,設計師確保連續或相鄰的車站會採用完全不同的色調。以港島線為例,西營盤站、上環站、中環站或觀塘線的九龍灣站、牛頭角站,顏色差異巨大。這種強烈的色彩對比,讓乘客即使在車廂內未能清晰看到站名,也能憑藉車站顏色的變化,迅速判斷自己是否已抵達目的地。
港鐵站的色彩系統不只考量美學,更是一套深思熟慮的導航和功能性指引。
圖片來源:港鐵官方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