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食物方便、耐放,是許多家庭的「看門口」良伴。不少人以為罐頭食物不健康、防腐劑多,但食品專家與營養師指出,這其實是迷思。許多罐頭(如豆類、魚類、番茄罐頭)營養豐富,只要選擇低鈉或無添加糖的產品,反而是健康之選。然而,罐頭開封後錯誤的保存方式卻可能讓你病從口入。日本生活家事網站《grape》引述專家建議,點出兩個大家最常忽略的致命錯誤。
危機一:開罐前沒清潔
你是否一拉開罐頭拉環就直接食用?罐頭從生產、運輸到上架,過程中罐頂(樽蓋)難免會沾上大量灰塵、污垢,甚至可能暗藏細菌。當你打開罐頭時,這些污染物就可能隨之掉入食物中,造成污染。
專家建議:開罐前,應先用乾淨的紙巾、廚房紙,或消毒濕巾,將罐頂(特別是拉環周圍)徹底擦拭乾淨,才可開封食用。
危機二:食唔晒連罐放雪櫃
許多人習慣將吃不完的罐頭,直接蓋上保鮮紙或蓋子就放回雪櫃。日本罐裝瓶裝蒸煮食品協會的專家警告,這個做法暗藏兩大風險:
細菌及微生物污染: 罐頭一旦打開,空氣中的細菌和微生物便會進入罐內,即使放入雪櫃低溫冷藏,食物仍會快速腐敗。
金屬溶出風險: 特別是裝載水果、內層沒有塗層的馬口鐵罐,開封後金屬(錫)會因接觸空氣而變得極易溶出,污染食物。
專家教路:罐頭剩食安全保存方法
日本罐裝瓶裝蒸煮食品協會專家提醒,罐頭剩食應轉移容器保存。不過,即使已妥善保存,食物也容易腐敗,應在2至3天內食用完畢。
內層有塗層的罐頭,可以連罐放雪櫃嗎?
專家補充,現今許多罐頭(如魚類、蔬菜罐)內層都有一層白色或透明塗層,能有效避免金屬溶出。雖然這種罐頭「理論上」較能連罐直接冷藏,但食物腐敗的風險依然存在。為了食得安心,最安全的做法仍是將食物全部轉移到其他容器。協會亦建議,消費者應優先選購小型、能一次過吃完的罐頭,從根本解決剩食問題。
資料來源:《gra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