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籌辦全新醫學院斥資20億建醫學大樓 香港第三間醫學院料2028年收50學生

文: 陳嘉蕙
1小時前

香港醫學教育迎來世紀變局!科技大學獲政府正式拍板籌辦香港第三間醫學院,學校將自資20億元於清水灣興建醫學院大樓,力爭目標2028年迎來首批醫科生,預計收生50名,未來或將與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分庭抗禮,醫學教育格局料全面重塑。

科技大學籌辦香港第三間醫學院 自資20億清水灣建醫學大樓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18日)宣布,政府正式批准科技大學籌辦香港第三所醫學院。經過由醫務衞生局與教育局組成的專家工作組一年來的嚴謹評審,科大以其創新定位、科研實力及國際視野,成功從三間申請大學中突圍而出,擊敗浸大及理大。政府表示,新醫學院將設於清水灣校園,預計2028年迎來首批50名學生,2032年畢業投身臨床。

清水灣醫學院綜合大樓為初期教學基地 牛潭尾醫教研醫院為長遠基地

科大將動用20億元自資,在清水灣校園興建一座醫學院綜合大樓,作為初期教學基地。未來將遷至北部都會區牛潭尾的永久校址,配合政府計劃興建大型醫教研醫院,實現教學、科研與臨床三位一體發展。在牛潭尾醫教研醫院建成前,臨床教學初期安排:

科大醫學院打造創新醫生:強調科研與臨床並重

新醫學院將採用四年制課程,首年為醫學基礎課,臨床實習安排於後期展開。科大課程將強調科研與臨床並重,培養「會診症、懂科研」的醫生,與港大、中大的傳統臨床導向形成「錯位」發展。政府相信,科大的國際排名及創科實力,將吸引世界頂尖學生及學者來港,實現「請得入、留得住、走得出」的國際醫療人才策略。

收生比例受關注 非本地生須過語言關卡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醫學屬人力規劃重點範疇,政府將密切監察本地生與非本地生的比例。大學需確保語言能力符合臨床要求,未來課程或設語言門檻。非本地生畢業後可透過「IANG計劃」申請24個月簽證,鼓勵留港服務。醫務衞生局亦強調醫生需具溝通能力,望新醫學院培養通曉兩文三語的醫療人才。

評審不靠「打分制」專家頭腦交戰後選科大

政府透露,三間大學方案各具特色,評審過程專業而激烈,並非簡單「打分制」或票選,而是根據10項準則綜合考量

對於落選的浸大與理大,政府表示感謝其具前瞻性的建議書。浸大聚焦中西醫結合,理大則在「醫工合一」領域具優勢,當局會繼續支持兩校發展其醫學相關學科,但與第三間醫學院無直接關聯。

資料及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


中大醫院減價|千項醫療服務調整收費:疫苗/內視鏡/眼科手術!承認「比最貴更貴」院方終讓步?

中大醫院收費2025|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近日宣布破天荒調整收費,逾千項高使用率的醫療服務減價,減幅高達雙位數。院方承認收到市民大量投訴,指其定價「不合理」,甚至「比全港最貴醫院更貴」。今次大規模減價,是否能扭轉財政虧損、挽回市民信任?

中大醫院減價|千項醫療服務調整收費:疫苗/內視鏡/眼科手術!承認「比最貴更貴」院方終讓步?

 

【請您睇戲🎞️】快閃送《非常盜3》換票證!


【招200個BB👶】請您試用AQUA PRO+TECH 嬰兒親膚濕紙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