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科醫生傳授「護腎走路法」!原來行錯一步等於白走?公開 7 個正確姿勢+黃金時間

文: 李加傑
15小時前

多走路身體好,尤其對腎功能有大裨益,能延長我們的壽命。然而,日本醫生直言高達八成的散步者都用錯了方法,導致他們的行走方式屬於「浪費能量」的無謂行走——即走太慢、彎著背,手臂擺動幅度不足。醫生教授正確步行法,只要跟著他的7大指示,就能真正地從步行中獲得好處,令自己的腎臟變得更健康。

正確步行能護腎 但多數人都做錯了!

日本腎臟科醫生上月正博在《東洋経済オンライン》媒體中表示,在他一直推廣的「腎臟復健」方法中,有許多患者透過「腎臟活化步行」來改善及延長腎臟壽命,可見步行對腎臟乃是一款靈丹妙藥。然而他觀察到平常散步的人們,多數都用「浪費能量」的方式走路,即走太慢、彎著背,和手臂攞動不夠大等,這種走路方式不能為自己帶來甚麼益處,故而上月醫生稱此為「無謂行走」。

「腎臟活化」的最佳步行速度

上月醫生指,想要充分從步行中取得益處,最好的走法是快走,讓自己處於呼吸急促,但還能和旁人勉強交流的地步。而若以走路時能和旁人笑談風生的速度走,整體強度會太低,效率極低自然就不能從步行中獲得多少益處了。

想要改善腎功能並延長腎臟壽命,我們需要確保腎臟血液循環良好,獲得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為此我們需進行呼吸急促程度的步行。而上月醫生就為這要求設計出「腎臟活化步行」,讓我們擺脫「無謂行走」。

詳解腎臟科醫生的「活腎步行」7步驟

為了正確行走以改善腎功能,走路時的資勢就顯得很重要了。上月醫生指跟著他提供的姿勢走路,就能最大限度發揮腎臟保護的作用。這包括了7個步驟,包括收起下巴目視前方、挺直背部並放鬆雙肩,和雙臂呈L形前後擺動等。

(點擊上圖查看動作詳情)

  • 收下巴,目視前方,目光看向稍遠處
  • 挺直背部,放鬆雙肩
  • 手臂呈L形,大幅度前後擺動
  • 下腹用力,挺起胸膛
  • 走路時伸直後腳膝蓋
  • 腳尖蹬地移動,再用腳跟落地
  • 大步幅移動,有節奏地快速行走

每週步行150分鐘即可改善腎功能

上月醫生表示,每日步行30至60分鐘,每週3至5次,合共150至180分鐘即可。整體上不算困難,如果各位有年齡和身體狀態要考慮,更可以循序漸進。若按照步驟走路,大概10分鐘後血液循環就會得到改善,身體由內而外地變得溫暖,長時間步行養成習慣,就能起到護腎作用,延長腎臟壽命。

而假如各位是和親朋好友一起散步,想增進感情的話,上月醫生就認為每個人的步速不同,建議表示當一行人決定散步時,可先各自按照自己的步調在公園步行,再在指定時間集合,然後一同散步回家。如此仍然可以進行健腎步行,也能在後續和朋友邊走邊聊,是相對合理的時間利用。

步行可預防慢性疾病

最後,上月醫生認為步行能帶來的收益是非常廣泛的,除了腎臟,其他器官亦能從中有所得著。他更表示步行更可以預防糖尿、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等疾病,所以步行是我們的萬靈藥。

雖然,這種走路健體的方式始終會因人和方法而異,但上月醫生仍強烈建議各位學習步行技巧,最大限度地發揮步行的好處,畢竟只有行為,才能實際從中收獲有效呢!

資料來源:《東洋経済オンライン》

【 全民投票 贏走現金券💰】

↓立即參加 #社群內容共創企劃 ~↓

↓立即參加 #社群內容共創企劃 ~↓

【免費送】 CONVEN PG10MS QI2 外置電池⚡

💡10000mAh大容量/170 克輕薄呎吋/Qi 2.0無線充電🔋

💡10000mAh大容量/170 克輕薄呎吋/Qi 2.0無線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