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畀咁多錢你英國留學,碩士畢業生走去賣魚蛋!?」80後香港土生土長的Molly與Lucia,4年前由香港遠赴英國讀書,上年完成心理學系碩士課程後,放棄回流香港,既不急着找心理學系有關的辦公室工作,反而選擇創業,開設「Pop Up Wok」小食檔。在異鄉販賣我們熟悉的街頭小食。讓魚蛋、燒賣、西多士在外國人的市集發揚光大。
開美食檔的契機,全因為外國留學迫著學煮食。「讀書時因為太想吃香港美食,英國的唐餐始終不夠地道,決定動手整,跟朋友分享後反應很好。加上畢業後思考去路時,看到學校提供創業Visa的計劃,便與室友Lucia萌生美食檔的生意念頭,將積蓄拿出來再跟家人合資。」資金有了,要外國人市場創業立足一點不容易。「開始時完全唔知點起步,鑑於外國人的身份又很難得到支援。後來經大學的顧問幫忙指導經營方向,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才遂漸走上軌道。」而大多人想知道的食物牌照,他們卻表示這步不困難,填文件給級有關部門審批便可。
即使外國人不懂香港美食,Molly與Lucia對食物的質素絕不馬虎,落手落腳準備食材。魚蛋的咖喱汁自行調配,腸粉人手逐條卷、燒賣逐粒包。「別以為㝷找對的食譜很容易,我們試勻多種咖喱粉,肚瀉了一星期才找出最完美的配方。」
努力會有回報,他們在英國北部紐卡素的周日市集擺檔「Pop Up Wok」,與旁邊的漢堡包、熱狗、炸魚薯條競爭。出乎意料地,外國人對香港街頭小食有很高評價,尤其喜歡咖喱魚蛋、西多士、炒麵以及鹽酥雞。開業第一天,這些食物很快沽清。當然,當亞洲食品走到歐洲,難免要變通。「我們將西多士內的花生醬改為榛子醬,外國人較容易接受。」但堅持香港食法。原來在外國人的世界,他們習慣主菜跟配菜一起吃。覺得只有一串魚蛋、或一份西多太單調,曾經建議魚蛋旁邊加沙律、炒麵加咖喱汁。「我們解釋這是香港的掃街文化,沒有配菜,可以讓人一次過嘗多款美食。」兩個女生最希望的,不只是提供食物,還想有更多外國人認識香港。
雖然家人有份合資,但開初一點都不支持這個想法。理由很簡單,怎可能學歷高賣魚蛋?兩個女孩子卻有另一種想法:「港姐譚小環賣魚蛋都搞得有聲有色。我們正正是學歷高,當要處理大量繁複的英文文件時都能夠應付,細讀規則及條款,才不會受騙。」
很多人以為外國賣魚蛋一定賺到笑。兩人卻笑指「暫時未足夠維持生計啊!」「試想想,外國原材料貴、扣除租金、牌照,賺到的些微利潤還要二人平分,怎能維持生計?」Lucia補充。他們都各有兼職在身。是辛苦一點,但小檔起步不錯,都表示會堅持下去。
財源暫時未到,但滿足感大於一切,目標亦很清晰「這小檔是第一步,希望將來可開小餐廳或Cafe,讓客人進來放鬆、分享故事。以食物打破隔膜,亦是心理學最重要的一課。」萬一失敗怎麼辦?「不大了正正經經搵份工,或者Working Holiday。最重要是趁年輕有機會要去試,失敗了還有時間爬起身再來。」
對啊,打工甚麼時候都可以,夢想一旦被遺忘了就很難再追了。你有讓機會白白流失嗎?
「Pop Up Wok」facebook專頁 / 「Pop Up Wok」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