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會間中用棉花棒清除耳垢,自己挖耳是一件很舒爽的事,不過小心愈清愈多!因為容易引起損傷之餘,更有可能會將耳垢愈推愈入導致難以排出,耳垢便會堵塞耳道,容易引起炎症。
耳垢(俗稱耳屎)是耳道內的分泌物,內含油脂與防菌的酵素,能保護耳道的皮膚。耳垢的分泌腺集中在耳道入口附近,因此耳垢通常積聚於耳道外圍。通常耳垢會因為平時說話、咀嚼等顎部活動,順著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而排出外耳道,不必刻意去清理。
不過耳垢太多,堵塞在耳道有機會有耳痛、發炎等問題,如果耳垢堵塞著耳朵,耳垢有可能會刺激到連接外耳的一些神經,引起咳嗽。不單如此,耳道耳垢填塞,是傳導性弱聽的常見原因,其實少至中量的耳垢不會減弱聽力,太多耳垢有可能影響聽力,完全堵塞耳道時,有可能造成傳導性弱聽和耳朵的不適。以下這三類情況,更要小心耳垢堵塞耳朵的問題:
情況1. 耳垢特別多及外耳道皮膚新陳代謝較慢
有這兩種情況的人,尤其是屬於油性耳垢的話就要小心!多耳垢和外耳道皮膚新陳代謝較慢,通常耳垢排除能力都比較差,有可能發生耳垢堆積在外耳道,長時間下來就會積累成一個「耳垢塞子」塞住外耳道。這樣會造成聽力下降,有耳塞和耳朵痕癢的感覺,甚至會耳鳴!
情況2. 游泳及洗頭
在游泳或洗頭之後,水會浸入外耳道,耳垢就會因為吸收了水分而澎漲,完全堵塞耳道。這個時候可能突然覺得聽力減弱,並有耳痛的感覺,待耳道變得乾爽後,才會回復正常。想避免這個狀況,可以在游泳及洗頭前用耳塞或棉花球去防止污水流入耳內,游泳及洗頭後就應該要儘快以乾布或棉花球揩去耳內的水,保持耳道乾爽。
情況3. 喜愛自己挖耳
自己挖耳是一件很舒爽的事,相信不少家庭都會有一把耳挖備在家中,或者是洗澡後用棉花棒清潔耳孔。但是,自己亂挖耳孔,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採用耳挖或其他硬物採耳是大忌,很容易引起損傷,更有可能會將耳垢愈推愈入,更難排出。
雖然耳垢會自然排出,不必刻意清理,但如果要清潔過多的耳垢,亦有專家建議大家如何清潔,耳鼻喉科專家 Anh Nguyen-Huynh就提供了以下兩個分別是乾耳和油耳的清耳垢方法:
1. 乾耳清耳垢方法
乾耳人清潔方法很簡單,因為他們通常都有較少量耳垢,只需要使用市面上有售的耳垢軟化劑,跟著指示使用就可以了。
2. 油耳清耳垢方法
油耳人可以用礦物油或橄欖油作潤滑,會更容易令耳垢排出。亦可試一試使用市面上有售的耳垢軟化劑,待耳垢溶化後流出耳朵。
而衞生署亦建議大家正確使用耳垢軟化劑,應先清潔雙手,然後用藥棉清潔外耳,再把藥瓶握於手中數分鐘,使耳垢軟化劑溫度接近體溫。應側臥在床/沙發上,將需要治療的耳朵向上。將耳朵輕輕地向上及向後拉,將耳道拉直。要按醫生指定的份量將耳垢軟化劑滴進耳道。而滴藥之後,可將耳道入口的三角形軟骨(耳屏)按下,然後輕輕按摩。停留在本來位置約兩分鐘,用毛巾按在耳朵上然後慢慢起來,耳垢也會隨之流出。
總之當耳朵痕癢或覺得有耳垢、硬物堵塞,耳朵不適時,切忌自已用棉花棒清潔耳道,有可能會將堵塞物愈推愈入!
資料來源:衞生署,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Healthessentials,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