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風》影評: 延續熱血 但《激戰》仍是較高分
文: M
關於運動的電影,筆者腦裡面第一時間想起《少林足球》,但要將這歸類做運動電影,未免如星爺一樣搞笑,運動電影在香港一向都不是主流,而且多數反應都不會太好,前年以MMA格鬥為題的《激戰》成為少數例外,導演林超賢好像拍上癮,今年再次挑戰極限,拍攝以單車為題的《破風》。
先不論劇情,純講製作,除了那些品味低俗的合拍華麗古裝片或者神話故事片,要不是有《激戰》的成功,都難以有投資者肯花錢去拍一套大型單車片,只是望片尾那水蛇春長的工作人員名單,單車手的名字估計都有幾百個,林導曾說一個單車手裝備成本要差不多萬元,他有一個單車商朋友贊助戲中單車服,也用上幾百萬,嚇得他差點縮,還有戲材的損耗維修、演員訓練,外景拍攝都需要龐大的金錢,所以今次絕對是大製作,而以今時今日的市道,如果這電影只放本土市場,不用合拍方式,肯定不能成事,這是事實。用單車比賽來找贊助已是聰明,現實比賽都是如此,你看落不會好礙眼,而且可以好多空間落廣告,當然,裡面那個金廁所品牌仍太刻意宣傳自己(你看了就明)。
當你入場看著每個鏡頭,每場比賽,你會明白所用的錢不是鋪張浪費,或是為了做一張精美包裝紙,電影裡面提過的比賽有十場上下,橫跨台灣、香港、上海、蒙古、韓國、瑞士、意大利等,全部實景拍攝,場場都是演員真身落場,既要上高山、落斜坡、過急彎,亦需穿沙漠、爬雪山,有些還是真實比賽片段,不能NG,又要封十幾公里路,又要用直升機高空拍攝,難度系數是10,屬於極高,功夫沒有白費,即使你只留意單車比賽和沿途風景,視覺上已令人好滿足。
故事方面,《破風》講述炫光隊一開始講述隊中三子鄭知元(崔始源 飾)、仇銘(彭于晏 飾)與邱田(竇曉 飾)合作無間,知元是衝線手,仇銘和邱田是破風手,負責保護知元,替他擋風和其他對手,助他衝線,車隊越來越贏得多獎,差點兒可由三級賽事升上二級資格,可是因財政問題,車隊要解散,三人都各奔前程,仇銘和邱田都加入了其他車隊做衝線手,之後再碰面就成了競爭對手,仇銘好成功,和知元鬥得難分難解,但因奸人所害被罰停賽;邱田開頭個人發展無起色,後來服藥增強體能,表現突飛,不過被揭發後就退隱韓國,放棄自己參加黑市單車賽,究竟三人點樣面對低潮,再度出發?
「風在前,無懼!」
《激戰》中,張家輝人到中年再從新鍛練,操到一身肌肉上擂台,對他來說,已放下所有包袱,還記得那小朋友都識的對白「怯,你就輸一世!」?今次《破風》都是延續這種精神,放在年輕人身上,破風手有句格言:「風在前,無懼!」,其實說白一點,這不是什麼大道理,四隻字「永不放棄」說完,故事就是人有困難,要解決,再有困難,再解決,上到高峰,原來前面有另一高峰,之後就一跌跌落谷底,不斷循環,所以要打動人都是靠說故事的技巧,香港電影始終在這類題材上總有一個問題,就要把話全部說出口,一兩句金句沒問題,但多說了就變了說教。
《破風》比《激戰》多一層的主題是反思自己的位置,每個人都想做衝線手,因為只有衝線手才可受人關注,邱田好努力,最後發現自己還是適合做破風手,強行做一些不是自己強項的東西好易損手爛腳,當他明白助人成功都是他的成功時,亦會感到快樂。與《激戰》相比,《破風》故事結構較嚴謹,起承轉合較多同順,但《激戰》仍是較打動人,張家輝最後盡地一鋪好灑脫,反而今次幾位年輕人本來就沒有包袱,卻怕面對失敗再前行,復原的過程更長,有少許自尋煩惱;張家輝的低潮比《破風》那班後生仔更低,而他贏得MMA是為了尊嚴而已,知元、仇銘和邱田贏得的是夢想但確實也是名利,是普遍人看到的成功,張家輝展示的是一個有歷練的人較個人的追求,不是說《破風》不好,但最令人深刻都是那些令人目不轉睛的比賽場面,當中說的熱血相對就與台式電影、小說的青春熱血差不多,只是《破風》不是小品,《激戰》反而拳拳到肉,打入人心。
伍家謙旁白有驚喜
不過,不得不讚這個台式格局,香港人看合拍片最怕是那陣大陸老土土豪味,一聽到有大陸女演員在香港場景或香港演員說國語就不自在,今次全部戲都是以國語為主,炫光隊又是台灣車隊,香港人對台有種情誼結,一講就想移民,就算洪瑞珍出事都冇有怕,用台灣做主軸加踩單車,成件事就變得好台灣,香港人易受落好多;但是,大部分場景都是外國怕,基乎沒有香港演員,香港景都是得少少,香港人似乎像隔岸觀賽,林導就順勢找伍家謙來做評述,這非常高招,一來大家一聽到家謙的聲線就好有親切感,像看體育新聞,二來,雖然單車在香港運動界較受人重視,但除了黃金寶和李慧詩,大家應不太懂看單車賽,家謙旁述中可作好多技術性解釋,令觀眾明白發生什麼事,而欠了這些知識,這片只是一個普通故事,單車這元素變得沒意思。
從商業片角度,《激戰》和《破風》都是值得支持的,當然不要期待有什麼大道理,在香港,恐怕只有王家衛才可一套戲拍十年,林導完全是自討苦吃,要在緊逼的時間內做好多準備,而這些準備是必要的,演員們如正式單車手,每日訓練近十小時,也要考牌方可進入單車場地,科技是代替不了,這不單是技術,導演和演員過程中面對好多預計不到的障礙,實想過放棄,最後要想辦法衝線,整件事本身也像一場單車賽或拳賽,只有親身經歷先拍得出真實的感受,看完《破風》你才明白單車賽比MMA可能更危險,更走向極限,林超賢的《綫人》、《証人》盡顯人性陰暗面,《激戰》、《破風》相反是熱血積極,打開了他另一扇門,他變成了香港運動電影的代言人,不知他下次又會挑戰哪種運動?
評分:
《激戰》83/100
《破風》77/100
想看更多?即看8月新戲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