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兄為父|怕外人目光曾自認獨子 父逝終醒覺長兄責任 港男遵遺願照顧智障弟弟

文: 程家健
2024.06.16

華人社會有「長兄為父」的概念,但兄長的感受卻未必為人所知曉。聖雅各福群會復康服務轄下創作平台「藝想」的陶藝創作人(師傅仔)之一譚量雄(量雄)跟哥哥譚傑雄(Thomas),是一對以藝術牽絆的兄弟,從小到大一同成長,後來父親離世,Thomas對「長兄為父」有更深的感受。在父親節這個特別的日子,希望透過回顧及分享他們於日常到藝術的點滴,表達對彼此的關懷。

 

量雄患有智障及自閉症譜系障礙,自小跟哥哥Thomas和父母一家四口同住。藍領的父親除了是經濟支柱,也是他們的天,從小時候想學興趣班,到長大後做自己理想職業,父親都會予以協助和支持。基於量雄的情況,父親於早期教懂他自行往返家中及聖雅各福群會,而媽媽則全力照顧家庭。Thomas小時候對弟弟量雄為殘疾人士的身份沒太大顧忌。直至升上中學與朋友分享家庭生活,才讓Thomas開始感到「細佬有點不同」,若有人問及是否有兄弟姐妹,因為怕不知道怎樣與人解釋,他索性表示自己是獨生子。

時間轉到廿多年前,Thomas投身舞台劇演出,即使邀請家人和量雄一同欣賞,亦未有主動跟其他人介紹量雄。2012年父親離世,Thomas有感而發寫了一封信給出席葬禮的設計系同學,跟他們坦白量雄的存在。Thomas表示:「以往覺得外界很多人都對自己很好,甚至得到衆人的目光,如果有一個不同之處(弟弟量雄),會擔心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會否轉變。」

 

 

謹遵父親遺願 更投入弟弟的世界

父親彌留時,曾叮囑Thomas好好照顧弟弟和母親,令他頓然感到長兄為父的重任,已經切實地落到身上。為了有更多時間照顧弟弟和母親,Thomas轉為自由工作者,而為了希望了解量雄在「藝想」的表現,他更會到聖雅各福群會看弟弟如何與其他人相處,以及透過藝想同事知道弟弟對陶藝的熱愛及能力。

兩兄弟發展的路向不同,卻同樣地跟藝術有關,Thomas修讀設計系,畢業後從事演藝行業,也指導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演出;量雄則是「藝想」的師傅仔之一,融入對日常生活的觀察,用陶泥捏塑出精彩作品,他的作品曾於國際及本地展覽展出。兩兄弟曾參加藝想「我們的星空」陶瓷展覽,在展覽上亦曾嘗試找出兩人製作的陶瓷片。陶藝新手的Thomas更被量雄取笑,「你唔識(意思指陶瓷片成品不好看)。」

父親節對於Thomas和量雄,除了紀念父親,亦是讓Thomas這位「長兄」緊記父親的遺願,照顧好弟弟和母親。Thomas希望量雄身體健康,弟弟的藝術創作繼續得以發揮,能於「藝想」創作屬於自己開心的東西,就已經滿足。

即睇更多健康資訊

更多健康資訊

用App睇片‧賺積分‧換獎賞!

認住 U Fun 標誌「」, App內睇文同睇片可隨時捕捉U Fun彩蛋, 換領現金券及禮品!

開啟 App 成為會員賺U Fun!

↓【社群送禮】ON: THE BODY 植物萃取潔膚露↓

↓維持水油平衡/雙重呵護肌膚!↓

↓維持水油平衡/雙重呵護肌膚!↓

↓【夏日密密賞☀️】小魚兒海鮮盛宴😍 ↓

↓ 烤魚二人餐 / 龍蝦二人餐 / 炭火風味烤凌波魚 / 澳洲龍蝦!↓

↓ 烤魚二人餐 / 龍蝦二人餐 / 炭火風味烤凌波魚 / 澳洲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