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津貼︱政府12大醫療津貼體檢項目 免費睇牙+資助驗血壓+篩查癌症【附申請+費用詳情】

文: 程家健
2025.02.18

定期體檢、篩查癌症非常重要!政府現時為市民提供多項醫療津貼,幫助市民避免因經濟壓力而未能及時求醫,耽誤治療機會。資助涉及多個項目,例如用低廉價格進行大腸癌篩查、子宮頸檢查,甚至免費牙科檢查、體檢等,不同性別及年齡人士都受惠。下文將介紹12項政府醫療資助項目及申請資格、方法與費用詳情。

12大醫療津貼詳情

醫療津貼︱1. 大腸癌篩查計劃

為預防大腸癌,政府提供資助給50至75歲、無疾病症狀的香港居民,可在私營醫療機構接受篩查服務。參加者要先進行大便隱血測試,若結果呈陽性,將被安排接受大腸鏡檢查,必要時需切除潛在的大腸瘜肉,避免進一步惡化成癌症。

大腸癌篩查計劃︱參加資格

  • 年滿50至75歲;
  • 持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
  • 已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 並未有大腸癌症狀、有高風險因素或指定期限內曾進行大腸癌篩查或檢查。

不適宜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

有大腸癌症狀、曾患大腸癌、有患上大腸長期發炎的病歷(如潰瘍性結腸炎)、證實患有遺傳性的腸病或有直系親屬患有此病、有大腸瘜肉的病歷,以及經醫生確認不適宜進行大腸鏡檢查的人士。

不需要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

過去10年內曾接受大腸鏡檢查、或過去5年內曾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以及過去2年內曾接受大便隱血測試,並且結果正常的人士。

大腸癌篩查計劃︱政府資助及額外費用

申請者參加計劃的登記程序、大便隱血測試化驗,以及接觸或聯絡基層醫療醫生,以獲得有關採便的建議及有關大便隱血測試的陰性結果,或在有需要時補發兩支採便管的所需費用都由政府全數資助,但之後的支付診症則需額外自費。

大腸癌篩查計劃︱參加方法

合資格市民可約見基層醫療醫生,簽署同意書後即可獲發測試包,自行採集樣本後交到指定收集點。


醫療津貼︱2. 子宮頸普查服務

為鼓勵女性定期檢查、預防子宮頸癌,政府和醫護界別合作推廣子宮頸篩查計劃。衞生署健康院為25歲至64歲,曾有性經驗的婦女,提供子宮頸檢驗,費用只需$100 。

子宮頸普查服務︱一般風險婦女

  1. 25至29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如果連續2年的子宮頸細胞檢驗結果正常,以後可每3年接受一次篩查。
  2. 30至64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應接受以下任何一種的篩查方法:
    • 如果連續2年的子宮頸細胞檢驗結果正常,以後可每3年接受一次篩查;或
    • 每5年接受一次HPV檢測;或
    • 每5年接受一次HPV檢測與子宮頸細胞檢驗的合併檢測
  3. 65歲或以上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如果在過去10年的常規篩查均得出正常結果,可停止接受篩查。但如果從未接受過子宮頸篩查,應該接受篩查。

子宮頸普查服務︱較高風險婦女

21至24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 如有感染/持續感染HPV或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因素。

子宮頸普查服務︱申請方法

有需要進行子宮頸檢查的婦女,可透過中央電話預約系統3166 6631,參與子宮頸普查服務。預約前需預備身份證或有效旅行證件、聯絡號碼,以及需記下上次來經的日子。


醫療津貼︱3. 婦女健康服務

醫務衞生局公布,衞生署轄下3間婦女健康中心的服務,將整合至「樂妍站」。而在服務整合的過渡期間,柴灣婦女健康中心、藍田婦女健康中心和屯門婦女健康中心,以及4間指定母嬰健康院(鴨脷洲母嬰健康院、油麻地母嬰健康院、粉嶺母嬰健康院和馬鞍山母嬰健康院)由2025年1月24日起,停止接受婦女健康服務的新症預約。已經預約新症服務或已繳交年費並仍在服務期內的人士,會繼續在相關婦女健康中心或母嬰健康院接受服務。

婦女健康服務︱服務費用

計劃為64歲以下婦女提供「婦女健康服務」,包括詢問病歷、體格檢查(包括量度血壓、脈搏、體重、身高;檢查甲狀腺、腹部、乳房、盆腔和聽診心肺)、尿液化驗(包括尿糖、尿蛋白)及指導「自我乳房檢查」的方法。基本檢查費只需$300,另需低至$225就可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

婦女健康服務︱預約詳情

26歲以下的未婚女性,可提交青少年保健服務的預約申請,或致電青少年保健中心預約服務。

而26歲或以上、或已婚的女性,如果現行避孕的女性(包括使用避孕套或安全期等避孕措施)則毋須預約;如果是非避孕的女性(包括沒有使用任何避孕措施、已停經、已結紮)則須預約見醫生。


醫療津貼︱4. 政府醫療費用減免

醫院管理局提供公營醫療服務費用減免津貼,為幫助有經濟困難的市民能得到適當醫療照顧;合資格人士可獲豁免公營醫療服務收費。

政府醫療費用減免︱適用人群

以下3類人士可在每次登記求診時,只須出示相應身份證明文件,向公營醫院或診所職員表明自己符合「醫療費用豁免」資格,職員即可透過聯機查詢系統確認資格︰

  • 社署綜援受助人
  • 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級別0院舍券持有人
  • 75歲或以上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

其他市民可向公立醫院及診所的醫務社會服務部、社署綜合家庭服務中心、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或其他指定服務單位,申請醫療費用減免。社工將透過以下標準,評估申請人是否合資格:

  • 每月家庭入息,不超過每月入息中位數的75%;
  • 家庭資產值低於指定上限;
  • 臨床情況;
  • 家庭背景,包括是否需供養子女的單親家長,或其他弱勢社群人士等。

政府醫療費用減免︱申請方法

有需要人士可於辦公時間內,帶同下列文件(正本及副本各一份),前往公立醫院/診所的醫務社會服務部、所住地區的社署綜合家庭服務中心、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或其他指定服務單位,以便進行有關的評估。

  • 香港身份證/護照/旅行證件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
  • 公屋租約(同住證明)
  • 受僱人士最少過去6個月入息證明/自僱或業務經營者收入證明文件/無業人士的無業證明文件(如解僱信)
  • 其他收入(如有)︰補助款(如非同住親友給予的家用生活費/代家庭成員繳交的費用)、贍養費、租金收入(如物業土地、車位、車輛、船隻)、年金計劃下發放的年金等
  • 資產證明(所有屬於其名下的資產,不論個人名義或聯名、在香港或香港以外地方的資產)
  • 主要支出證明,如按揭月結單、租金收據、支出紀錄、醫療單據紀錄等

政府醫療費用減免︱查詢


醫療津貼︱5.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

醫衞局於2023年11月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慢病共治計劃),對象為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為他們提供篩查及治療資助。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計劃內容

計劃內容主要由家庭醫生評估及安排篩查化驗,轉介到指定醫務化驗所抽血,及後家庭醫生解釋化驗報告及診斷結果,安排合適的健康管理方案。被診斷出患有高血壓及/或糖尿病的參加者,每年可獲得最多6次受資助診症;血糖偏高者則可享每年最多4次受資助診症。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檢查費用及資助金額

成功參加後,政府會資助部分費用,參加者只需支付「共付額」。於篩查階段參加者,只需支付$120共付額,則可享受篩查診症、相關化驗及檢查。治療階段,每次診症參加者均需支付共付額,政府建議為每次$150,包含最多三日藥物費用。參加者達成指定健康指標,即可享有獎勵機制,在下一個計劃年度第一次接受資助診症時獲扣減最高$150共付額。另外,參加者可使用醫療券。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參加方法

合資格市民可依以下其中一個方法參與計劃:

【方法一】到訪遍布18區的任何一間地區康健中心/站,登記成為會員,並在同意使用醫健通後由地區康健中心/站協助他們配對家庭醫生

【方法二】直接聯絡家庭醫生名字旁註有「可於診所登記參與慢病共治先導計劃」的診所登記參加計劃,並與該家庭醫生進行配對。家庭醫生會同時為他們登記成為地區康健中心會員,並為參加者診症(目前有96名家庭醫生可為市民直接在診所做配對)。


醫療津貼︱6. 地區康健中心 

市民可在地區康健中心進行包括健康風險評估、糖尿病、高血壓篩查、慢性疾病管理及社區復康。政府提供$250補貼予地區康健中心的醫務諮詢,服務使用者只需支付剩餘費用。

其他醫療服務如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營養學服務、視光學評估、言語治療、足病診療和醫學化驗服務,病人自付費用上限為$150。由醫院管理局轉介、參加社區復康計劃的人士,每節服務收費為$100;中醫服務自付費用上限則為$150。

地區康健中心 可享受惠資格人士

參加者須為︰

  • 在地區康健中心所屬地區居住或工作的市民;
  • 持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的人士,或為香港居民的11歲以下兒童;
  • 同意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的人士

地區康健中心 申請方法

  • 到所屬地區康健中心登記;或
  • 透過其他服務單位轉介。所有專職醫療服務,均需由地區康健中心網絡醫生轉介

 


醫療津貼︱7. 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

關愛基金為經濟上有困難的市民提供援助,涵蓋項目包括:

  • 首階段計劃涵蓋的自費癌症藥物
  • 「資助合資格病人購買價錢極度昂貴的藥物 (包括用以治療不常見疾病的藥物)」計劃涵蓋的自費藥物
  • 「資助合資格的公立醫院病人購買指定的用於介入程序及在體內設置的醫療裝置」計劃涵蓋的醫療裝置

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 申請資格

病人需獲得醫管局醫生簽發的藥物臨床指引,並需通過由醫務社工負責的以「家庭」為單位計算的經濟審查。另外,病人必須符合憲報刊登的《醫院管理局條例》訂定的「符合資格人士」身份,以及必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才可申請項目。

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 申請方法

有需要的病人可於辦公時間內到醫院/診所之醫務社會工作單位查詢或辦理申請。辦理申請時,需提交有關證明文件之正副本;領取綜援的病人亦需辦理申請手續。在一般情況下,病人/申請人需於療程開始日期2個星期前,遞交已填妥的申請表格及全部申請所需資料/文件,以預留足夠時間處理及批核申請。如果病人/申請人未能在主診醫生/醫護人員轉介日期起計30日內,遞交已填妥的申請表格及全部申請所需資料/文件,申請將被自動取消。

此外,獲病人正式授權人士、或獲委為病人監護人的人士,其他任何人(包括病人的親屬或好友)亦可以代理人身份替無能力或無辦法辦理申請的病人代辦申請。

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 申請藥物資助

如果病人曾遞交文件且接受經濟審查,並已獲批核首次申請的藥物資助後,需再次申請藥物資助時符合以下條件,可無需遞交文件接受經濟審查,而繼續支付已獲批的分擔額:

  1. 不論分擔額,於首次申請獲批後兩個月內再次申請;或
  2. 每年分擔額不多於$2,000,於首次申請獲批後的18個月內再次申請

所有申請在批核後,如果病人家庭的財政或家庭狀況有變,覆核機制或其他原因需要進行重新評估,此簡化申請安排可能即時終止而不作另行通知。


醫療津貼︱8. 衛生署長者健康中心

衛生署轄下18間長者健康中心及18支長者健康外展分隊,可為社區長者提供基層健康護理服務,包括身體檢查、診症、疫苗接種等,凡65歲或以上的長者均可申請成為會員。

衛生署長者健康中心 服務內容及收費

服務內容符合資格人士的收費(年滿65歲的人士)非符合資格人士的收費
每名在長者健康中心登記接受健康檢查(不包括乳房X光造影檢查)及促進健康服務的人士須繳付的年費$110$770
每次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225$510
每次接受治療(包括有關的配藥、乳房X光造影檢查除外的X光檢驗及化驗費用)$50$335
每次接受注射及敷藥$19$100

註︰如屬領取綜援或持有效醫療費減免證書的人士可獲豁免收費。

衛生署長者健康中心 申請方法

凡年滿 65 歲的人士均合資格申請成為長者健康中心的會員。申請人可到任何一間長者健康中心進行申請,中心職員於申請當日會收集你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聯絡電話及地址作登記。親友只要帶同年滿65歲的長者的身分證明文件副本到長者健康中心,亦可代辦申請。

此外,申請人亦可透過網上申請或填寫申請表格,連同香港身分證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副本傳真或郵寄到其中一間長者健康中心。一般而言,中心會在收到申請後於10個工作天內處理,及郵寄會籍申請確認信。

假如在遞交申請表格後20個工作天,仍沒有收到會籍申請確認信,請聯絡有關長者健康中心。而各間長者健康中心的輪候時間不同,大家亦可留意衛生署「長者健康中心輪候時間」網頁。

註︰每位長者只可向一間長者健康中心申請成為會員,不能重複申請,否則你先前在其他長者健康中心的申請將會被取消。


醫療津貼︱9. 長者牙科服務

自2012年9月起,關愛基金為長者提供免費鑲配活動假牙及接受其他相關的牙科診療服務,包括口腔檢查、洗牙、補牙、脫牙、X光檢查、移除牙橋或牙冠和杜牙根服務。

長者牙科服務 項目優化措施

由2024年7月2日起,更擴大服務範圍及取消服務次數限制,鼓勵合資格長者選擇其他預防性及治療性質的牙科服務及早處理牙患,盡量保存牙齒。

擴大服務範圍︰合資格長者即使不適合鑲配假牙,亦可以接受口腔檢查、洗牙、脫牙、補牙、X光檢查、移除牙橋/牙冠和杜牙根等。

取消服務次數限制︰合資格長者可在首次應診後6個月內完成所需治療,即使不適合或不想鑲配活動假牙,亦可獲其他牙科服務。

長者牙科服務 受惠資格

▼5類合資格申請人▼

  1. 65歲或以上,且最近連續三個月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並透過參與項目的長者中心/社區中心/直接接受申請的牙科診所甄別及轉介申請本項目;或是年滿60歲或以上正接受社署資助的「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或「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或「家居支援服務」,及其轉介申請本項目,且繳付第一級別或/及第二級別收費,同時又不是綜援受助人
  2. 從未受惠於關愛基金「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或75歲或以上,且於5年前或更早之前在項目下曾接受牙科服務(只適用於第二次服務的申請人)
  3. 從未受惠於衞生署的「長者牙科外展服務計劃」
  4. 已失去全部或部分牙齒,而且在日常進食或咀嚼食物時遇到困難,或患有牙疾,並願意接受本資助項目的牙科服務資助及診療
  5. 獲參與項目的牙醫評估為需要並適合接受鑲配活動假牙及/或其他牙科診療服務

長者牙科服務 申請方法

每位申請接受牙科的長者需塡寫申請表格所有資料,並在表格上簽署。如果申請接受牙科服務人士未能提供所需資料,香港牙醫學會將無法處理其申請。另外,如果申請人重複遞交申請表格或在遞交後更改資料,亦有可能令其申請延遲處理,以致延後接受牙科服務。

而不能遞交申請的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他們的法定監護人或親屬可致電 2525 8198 與香港牙醫學會關愛基金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辦公室(項目辦公室)聯絡以作出特殊安排。


醫療津貼︱10. 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

政府為離院後,有較高風險再次緊急入院的60歲或以上住院病人提供過渡性綜合支援服務。參與計劃的公立醫院設有由醫生、護士、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等組成的「出院規劃隊伍」,為病人制訂個別的離院計劃及提供離院後的支援,例如把有需要的病人轉介往醫管局的老人日間醫院繼續接受護理和康復服務,或由社區服務機構提供過渡性的家居支援服務等,讓病人可居家安老。

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 參加方法

長者必須於未出院前提出,以評估是否符合資格,並需經醫護人員或醫務社工轉介

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 收費

按個別機構釐定。


醫療津貼︱11. 乙型肺炎評估

家計會「乙型肝炎評估診所」為乙型肝炎帶菌者提供化驗和跟進服務,並按情況為患者提供藥物治療。此服務必須經由內部轉介及預約,有需要人士可致電2919 7721查詢及預約。

乙型肝炎評估 服務收費

診症及評估
專科醫生診症 (乙型肝炎評估)$400
檢查及化驗
肝功能化驗$255
乙型肝炎抗原化驗$140

* 收費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乙型肝炎評估 服務地點

灣仔性與生殖健康中心(九樓)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30號修頓中心九樓(港鐵灣仔站B1出口)


醫療津貼︱12. 節育指導服務

家計會的「節育指導」服務幫助夫妻更好規劃家庭發展。「節育指導診所」為需要避孕(包括避孕套或安全期)的人士提供避孕用品、諮詢及健康檢查等服務。就診者可於診所開放時間前往就診,不須預約。香港5間節育指導診所包括灣仔節育指導診所、馬頭涌節育指導診所、荃灣節育指導診所、黃大仙節育指導診所、元朗節育指導診所。

部分收費參考如下︰

診症及評估收費
醫生評估(節育指導診所)$150-$200(居港權人士)/$300(非居港權人士)
特診醫生診症$350
終止懷孕輔導(節育指導診所)$200(居港權人士)/$300(非居港權人士)

 

檢查及化驗收費
HPV DNA檢測與子宮頸細胞檢驗的合併檢測$800
子宮頸細胞檢驗(液基薄層柏氏抹片)$325
驗孕$70

 

避孕用品收費
口服避孕藥(單一/混合荷爾蒙)$50-$100(每排)
避孕注射針(單一/混合荷爾蒙)$60-$70(每針)
男用避孕套$40(每打)
女用避孕套$40(每個)
子宮環/藥性子宮環$270-$2,300(每個)


*以上各項資料僅供參考,一切依官方資料為準。

 

資料來源︰大腸癌篩查計劃子宮頸普查服務婦女健康服務政府醫療費用減免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地區康健中心 、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衛生署長者健康中心長者牙科服務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家計會節育指導服務 

用App睇片‧賺積分‧換獎賞!

認住 U Fun 標誌「」, App內睇文同睇片可隨時捕捉U Fun彩蛋, 換領現金券及禮品!

開啟 App 成為會員賺U Fun!

↓【請您飲】日照夜霧蘋果玉桂蜂蜜酒200支😋!↓


【社群送禮】免費請您食酒店雙人自助餐!

↓ 登記即有機會帶走五星級酒店雙人自助餐禮券!↓

↓ 登記即有機會帶走五星級酒店雙人自助餐禮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