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人士申請公屋,輪候時間往往更長。一名5旬港婦發文訴說輪候非長者單人公屋12年,最近獲首派深水埗公屋單位,她前往視察後大讚環境理想,但最終因一個原因拒絕配房,更批評房屋署浪費其配房機會。
同場加映:
一名約50歲的女網民早前在Facebook群組「公屋討論區」以匿名發文,表示自己輪候非長者單人公屋12年,最近獲首派深水埗白田邨瑞田樓單位,惟上網搜尋後發現是「長者屋」,即單位內沒有獨立廚廁。
事主到大廈視察,大讚屋邨環境不錯,但要2個單位住戶共用1個廁所,令她覺得不太方便,而且要自行清潔,她形容視察當天廁所衛生情況惡劣;至於廚房就是4人共用,她形容大廈像是設施完善的老人院,「有大廳共用;走廊兩邊有扶手;有舍監當值;單位內有警鐘,如果唔舒服按鐘會即刻有人來幫你;電梯好深長,放到救護車的擔架床;訪客要在接待處登記才能探訪。所以我覺得應該做番老人院,設施全部都是針對老人家用,反正很多長者排緊政府安老院」。
拒絕配房等二派
事主透露當天都有其他人去視察環境,包括2名年過60歲的女士,但全部人都簽紙放棄配房,而她最後也決定拒絕等二派,「不是年紀大才分配長者屋的,我簽拒絕信時,職員話因為太多人申請單人公屋,供不應求,長者屋又有好多單位空置,所以攞出來分配給單人申請,但全部人睇完樓都唔要」。對此,她認為應把這類「長者屋」轉型為安老院,又批評房屋署浪費其一次配房機會,
「房署又浪費我們單身人士一個機會!空歡喜一場。」
僅3%申請者接受「長者住屋」
「長者住屋」最初是為單身長者申請人而設,至上世紀90年代末期,由於公共租住房屋申請人偏好獨立單位,故長者屋的空置率一直高企,因此房委會在2000年通過停止興建長者屋,並在2001年取消入住的年齡限制,以把空置的長者屋盡量租出。
長者屋大部分需要共用廚房,而單位內的設備亦各有不同,部分更要共用浴室。由於這類院舍式住所的需求逐漸縮減,房委會於2006年起逐步把空置率偏高、需共用浴室的一型設計長者屋改建成一般公屋單位。
據房屋署資料顯示,過去5年每年仍有1,000多名申請者在獲編配長者屋後拒絕有關編配。在2021/22年度,沒有參加「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但獲配長者屋的申請者中,只有3%接受有關編配,可見其不受歡迎程度頗高。
以往亦有申請者被編配長者屋,以西灣河康東邨康瑞樓為例,長者住屋環境需要共用廚廁,居住環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