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於2月26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面對連續3年「千億財赤」,政府早前表明會以節流為主減少赤字。除了公眾諮詢,社會各界亦向政府提出各項控制開支的建議,包括調整長者$2乘車優惠、凍結公務員薪酬、增收「富人稅」等。《港生活》編輯就《財政預算案》的各項看看前瞻預告。
財政預算案2025前瞻
財政預算案2025前瞻|背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去年12月的預算案諮詢會上曾提及,本財政年度赤字可能約少於千億,表明會以節流為主,減少財赤;至於開源則以「能者多付」為原則。另外他亦提及,政府各部門都要加大力度節流,部門開支必定要減少。自2022/23財政年度,港府已錄得連續3年的「千億財赤」,有分析認為,至2025年3月底,港府財政儲備將跌至約6,000多億,為2011/12財政年度的水平。
財政預算案2025前瞻|節流措施
節流|1. 調整長者$2乘車優惠
現時年滿60歲或以上長者,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可享有2元乘車優惠。惟面對千億財赤,社會上有不少聲音認為應檢討並調整計劃。陳茂波曾表示乘車優惠計劃原意非常好,但就認為先前將受惠年齡由65歲下調至60歲,令受惠人數以及金額的增長幅度大,社會有共識需要改變,否則長遠財政上並不可行,但就承諾65歲或以上長者在修改後會繼續享有2元乘車優惠。
另外自由黨及民主思路都支持政府檢討2元乘車優惠計劃,分別建議政府上調2元乘車優惠至3或4元,以及為每年的乘車優惠次數設上限。不過亦有政黨反對政府調整計劃,新思維認為調整計劃後長者或會變得較少出門,有機會間接加重其他社福開支;「A4聯盟」亦反對政府向民生福利開刀,認為重點應放在打撃濫用。
外界普遍認為是次《財政預算案》調整2元乘車優惠是事在必行,不過實際如何調整就有待預算案正式公布。
節流|2.公務員凍薪
為減少政府開支,外間亦有聲音建議公務員凍薪,共度時艱。陳茂波出席一個節目時曾表示要考慮公務員薪酬變動對於私人市場的影響,因不少私人企業調整薪金時會參考政府薪酬;又表示節流同時要兼顧社會現實,不能操之過急。新民黨就建議公務員凍薪至政府財政狀況有所改善;又倡議高級公務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以及政府資助機構高層劃一減薪5.5%。社會對於公務員減薪凍薪持不同意見,《財政預算案》裡會否包括此項措施亦是焦點之一。
除了公務員薪酬,亦有意見表示應該檢視公務員編制。新民黨建議各政府部門暫停進行招聘最少6個月,靈活調配現有人手處理工作,並同時檢視公務員編制。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就期望可運用科技減省人力,但就認為不能夠隨便縮減編制。
節流|3.削減政府部門經常開支
要節流除了公務員凍薪,亦有不少聲音認為政府部門應再削減經常開支。立法會「G19」18位議員提議政府要進一步削減部門經常開支幅度,目標2年內最少減5%。新民黨及自由黨亦提出同樣意見,建議「一刀切」削減5%經常開支。有消息指,政府或有意將經常開支削減2%,以面對財赤。
節流|4.醫療、教育節流
陳茂波日前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表示,教育及醫療方面開支有進一步的削減空間,提及每年在教育方面的撥款很大,而各間大學亦有一定的財政儲備,應善用儲備,讓政府在未來兩三年能鞏固財政基礎。根據資料,2024/25年度政府在教育開支為1,157億元,惟在公共開支的比重就有下跌趨勢,佔14%左右。而八大在2023/24年均錄得盈餘,港大以及中大分別有近38億及29億元盈餘。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可減少高等教育的研究經費,以及將工商界引入大學。
而醫療方面,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指出,現時醫療需求增加,在醫療開支方面節流不容易,認為在處理醫管局開支上要提高透明度。他又指藥物浪費情況嚴重,或可以減少每次派藥數量,以及善用社區藥房配藥。《財政預算案》會否向醫療及教育方面開刀,仍是未知之數。
財政預算案2025前瞻|開源措施
開源|1.增收「富人稅」
除了節流,開源亦是減少財赤的重點。稅務學會早前就建議政府上調「富人稅」,以「能者多付」為原則,將入息剩額達500萬港元以上的標準稅率從現時的16%上調至17%(+1%),以及將非香港稅收居民演藝人員及運動員的稅率降低50%。該會認為上調「富人稅」可有助增加庫房收入,不過因高收入人口不多,預計難以此補足土地收入。至於徵收銷售稅,該會就指全球經濟動盪,現在並不是合適的時機。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針對稅制的政策,也是另一焦點。
開源|2.調整印花稅
可能會考慮提高住宅物業租賃印花稅。
開源|3.擴大稅基
政府可能會探討新的稅收來源,如徵收基建通行費等。
財政預算案2025前瞻|派糖措施?
面對近千億的財赤,各政黨向財爺提交建議時,就似乎不見任何「派糖」措施的蹤影。回顧往年《財政預算案》,2020年政府向滿18歲的居民一次性發放10,000元;而2021年至2023年,政府就向合資格市民派發5,000元及10,000元的電子消費券。雖然市民期待政府「派糖」,不過今年或許不會有「派糖」措施。
財政預算案2025前瞻|其他方面
除了上述熱門議題之外,不同界別人士亦向政府提出各項《財政預算案》建議,包括檢討各類政府及公共服務收費、精準發展盛事經濟,如演唱會旅遊等等、發展高端醫療、加緊推動銀髮經濟、電動車首次登記稅是否仍寬減等等;另外亦有聲音建議政府減煙草稅,因減稅可防止市民購買私煙,或可為庫房增加稅收。
面對近千億財赤,即將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備受關注。政府已表明今次預算案重點為「節流」,到底會向哪些地方「開刀」、會否「一刀切」削開支等都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不少專家分析香港財赤為結構性問題,或非兩至三年便能解決。《財政預算案》會如何解決財赤問題?長遠地政府又有哪些應對措施,是本次預算案的重中之重。
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
財政預算案2025將於2025年2月26日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