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震頻現,從緬甸7.9級強震到日本、台灣接連發生規模6級及4.9級地震,地殼活動明顯加劇。有地震專家警告,近10天內全球強震次數較平均值高出3倍,並提醒台灣可能面臨更大地震的潛在風險,同時他又呼籲市民若前往高風險地區,應隨身攜帶1件保命物品以備不時之需!
地震自救全球10日內強震暴增3倍 台灣大地震風險攀升
根據台灣中央氣象署最新地震報告,今日(4月3日)凌晨2時1分,花蓮縣秀林鄉發生規模4.9地震,震源深度僅25.3公里,屬極淺層地震。當地居民反映,強烈搖晃使許多人從睡夢中驚醒,更有民眾聯想到去年同日發生的「403花蓮大地震」,直呼巧合得令人不安。
回顧2024年4月3日上午7時58分09秒,花蓮曾發生規模7.3級的大地震,造成嚴重災情,包括建築損毀、橋樑倒塌,並導致18人死亡、逾千人受傷。無獨有偶,今日(4月3日)日上午11時47分,台南市官田區亦發生規模4.9級的極淺層地震,中南部數個縣市有感,當局預料未來3天內恐有餘震。日本鹿兒島附近海域昨日(4月2日)晚上23時04分(香港時間22時04分)則發生6級地震,顯示環太平洋地震帶活動趨於活躍。
台灣過去5日連續沒有地震紀錄 專家:情況罕見大地震或隨時爆發
據台媒報道,台灣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分析指,近10天內全球各地已發生10起規模6級以上地震,頻率遠超平均值3倍。更令人擔憂的是,台灣自今年3月28日至4月1日中午12時期間,連續5日完全沒有地震紀錄,直言情況異常「相當罕見」。郭鎧紋指出或有2種可能性,一是代表沒有能量釋放,二是能量正在累積,增加未來發生強震的風險。
【延伸閱讀】:
專家建議民眾隨身攜帶哨子求救保命
有鑑於此,他建議民眾無論在出國抑或在台灣期間,應隨身攜帶輕便的「哨子」,以防不幸受困時發出訊號求救,爭取救援時間保命。
香港至今雖然未有發生過嚴重地震,但不時出國外遊的港人除了需要密切留意各地新聞,更加要加強對突然發生地震時的應變認知,香港紅十字會曾提議遇上地震的應變措施,隨時保住性命!
▼5大地震應變措施▼
1.室內避難:躲於堅固桌下,遠離玻璃、懸掛物及高櫃。
2.戶外安全:迅速移至空曠處,避開建築、電線及斜坡。
3.切勿跳樓:貿然逃生反而易導致嚴重傷害。
4.受困求救:若遭掩埋,避免浪費體力呼喊,改以敲擊或吹哨示警。
5.沿海警戒:若處臨海區域,應立即往高處撤離,防範海嘯威脅。
資料及圖片來源:綜合台媒報道、台灣中央氣象署、日本氣象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