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玩具清潔︱不少父母都會買沖涼鴨等浴室沐浴玩具,哄小朋友沖涼。但這些玩具因長期浸水而隱藏危機,有小孩因按壓玩具,被裏面的水濺到而雙眼發炎,差點失明。有醫生亦提醒,這類玩具難以清潔內部,不建議購買。
沐浴玩具安全健康
小兒科醫師巫漢盟在Facebook發文提醒,泡澡時常見的沖涼鴨、小水槍等會噴水的洗澡玩具,其實當中大多數是空心,就算勤於清潔,也難以徹底洗淨。如果洗澡玩具內藏水漬,更會發霉、滋生細菌,影響小孩的健康,因此不建議購買這些無法徹底清潔的洗澡玩具。
2歲童遭洗澡玩具水濺眼險致盲
巫漢盟舉例,指美國一名育有3名子女的作家媽媽Eden Strong,其2歲的兒子洗澡時因按壓洗澡玩具,而被洗澡玩具的水噴到眼睛。
當晚,Eden發現兒子眼睛紅腫、疼痛,甚至連臉也開始變腫,於是趕急送他到醫院。經醫生診斷後,Eden的兒子確診患上蜂窩組織炎,主要症狀包括眼球附近出現紅腫疼痛,有機會造成眼球凸出,甚至影響視覺神經和中央神經系統。
Eden的兒子最終留院逾一星期,醫生更警告,孩子有可能失去一邊眼睛的視力。但幸好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後,兒子最終康復,視力亦沒有受影響。
網民︰玩具噴出海苔狀物體
有網民亦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表示自己每次都會在小孩玩完玩具後,立即沖洗並完全晾乾。但在某次泡澡時,小孩按壓洗澡玩具時,竟噴出帶着海苔狀物體的水,嚇得網民立即將玩具丟掉。另外,亦有網民建議「用完放除濕機旁」、「買沒有洞的沐浴玩具」,以策安全。
👇點擊看看其他網民經歷👇
研究︰沖涼鴨間藏500萬至7500萬細菌
其實過去《時代雜誌》(Time)曾指出,美國伊利諾大學及瑞士聯邦水生科學與技術研究所共同進行的一個研究發現,沖涼鴨內部是微生物的溫床。
科學家剖開沖涼鴨後,細菌和真菌密集增長,表面每平方公分有500萬至7500萬個細菌,其中更驗出含有細菌「綠膿桿菌」及「退伍軍人桿菌」。
當小朋友將沖涼鴨內的水擠壓出來時,就會釋放出潛在致病細菌的混濁液體,令兒童眼、耳,甚至胃腸道受到感染。
4種兒童玩具清潔方法
有見於此,巫漢盟教4類兒童玩具清潔方法,包括洗澡時常見的矽膠或橡膠玩具、塑膠玩具、絨毛以及木製玩具。同時建議每星期清洗一次,並要定期清洗和消毒,才能避免孩子接觸過多髒汙。
兒童玩具清潔︱1. 矽膠或橡膠玩具
矽膠或橡膠玩具可用水洗或擦拭,水洗時可以用微量天然洗清潔劑清洗,清洗完畢後應該徹底曬乾,消毒方式則可視耐高溫程度選擇消毒鍋或熱水消毒。
但要注意的是矽膠或橡膠玩具較軟可按壓,且無法拆卸看不見內部髒汙,因此應避免放到水裡,以免滋生病菌。
兒童玩具清潔︱2. 塑膠玩具
塑膠玩具清洗時先取出當中的電池(如有),清洗以擦拭或水洗為主,可加入一點清潔劑並輔以海綿搓洗。
消毒部分可採用酒精消毒或紫外線消毒鍋消毒,但如果孩子仍處於口腔期、可能會把玩具放嘴巴裡的年紀則應避免酒精消毒。如果要用酒精,消毒完後記得再用乾淨抹布擦拭。
兒童玩具清潔︱3. 絨毛玩具
絨毛玩具依照標示可手洗或機洗,機洗時建議套入洗衣袋較不易變形,清洗後須反覆按壓使其脫水,之後再放置陽台晾乾,消毒部分則可利用陽光殺菌或是紫外線儀器殺菌。
兒童玩具清潔︱4. 木製玩具
木製玩具以擦拭為主,徹底擦拭後須晾乾以免發霉或變色,消毒方式則可用酒精或稀釋後漂白水消毒。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FB@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小兒科巫漢盟醫師、FB@TIME、FB@Eden Strong-No Shame、The New York Time
小兒科醫師巫漢盟建議每星期清洗一次,並要定期清洗和消毒,才能避免孩子接觸過多髒汙。
木製玩具以擦拭為主,徹底擦拭後須晾乾以免發霉或變色。消毒方面則可用酒精,或稀釋後漂白水消毒。
可以,但是如果孩子仍處於口腔期、可能會把玩具放嘴巴裡的年紀則應避免酒精消毒。如果要用酒精,消毒完後記得再用乾淨抹布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