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於2025年5月15日發布《選擇》月刊,公布24款26或28厘米易潔鑊測試結果,價格由$90至$1,750。測試評估化學安全、耐用性、手柄安全及烹調效能,結果顯示表現參差。$130的IKEA易潔鑊表現突出,媲美千元名牌,性價比高。惟部分樣本在塗層釋出物、耐用性及手柄安全存隱憂,消費者需謹慎選擇。
消委會易潔鑊測試 安全與效能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今日(15日)公布了最新一期《選擇》月刊,其中備受矚目的易潔鑊測試結果,為廣大市民在選購這款廚房常用工具時提供了重要參考。測試涵蓋市面上24款直徑為26厘米或28厘米的易潔鑊樣本,價格從$90至$1,750不等 。結果顯示,產品間的化學安全、耐用程度、手柄安全及烹調效能表現參差,一款僅售$130的IKEA易潔鑊在多項測試中表現出色,媲美千元以上名牌,成為性價比之選。然而,部分樣本在塗層釋出物、耐用性及手柄安全方面則敲響警鐘,值得消費者密切關注。
詳細表現報告︰消委會易潔鑊24款測試結果!6款檢出重金屬/IKEA平底鑊表現滿分最平最耐用
測試概覽:24款易潔鑊大比拼
是次消委會的測試全面評估了24款易潔鑊,樣本塗層物料主要分為四種:8款為聚四氟乙烯(PTFE,俗稱Teflon™)塗層,8款為石紋/顆粒紋/鑽石塗層,4款為陶瓷塗層,以及4款為網紋/蜂巢紋塗層 。所有樣本均標示適用於氣體煮食爐、電磁爐和電陶爐 。測試項目涵蓋化學安全(包括PFOA、PFOS等有害物質釋出量、重金屬遷移量)、塗層耐用性、手柄安全(防火及耐熱)、傳熱速度、熱力分布均勻度及防黐底能力等。
消費者最關注的莫過於易潔鑊的安全性及是否物有所值。易潔鑊塗層若含有害物質,或在使用過程中剝落並黏附於食物,可能對健康構成風險 。同時,產品的耐用性、傳熱速度和防黐底效果,亦直接影響日常煮食體驗和產品壽命。
安全:化學物與塗層手柄的隱憂
在化學安全方面,整體表現尚算理想,但個別樣本的結果仍值得消費者留意。
PFOA、PFOS及其他化學物:致癌物風險有多大?
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是過往易潔鑊塗層中備受關注的化學物質,因其持久性及潛在健康風險(部分PFOA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或可能令人類致癌」的物質) 。令人欣慰的是,是次測試中,絕大部分樣本(23款)均未有檢出PFOA或PFOS,亦未有在模擬食物接觸的遷移測試中釋出這兩種物質,整體表現理想 。
然而,一款名為「EZ COOK PROFESSIONAL」的樣本,其塗層被檢出含有0.026%的PFOS 。雖然此含量仍符合歐盟相關法規0.1%的上限要求,並且在特定的遷移測試中並未釋出PFOS至食物模擬物中,但其檢出本身仍值得關注 。這一發現提醒消費者,即使產品符合現行標準,對於高度關注此類化學物的消費者而言,仍可能希望選擇完全未檢出的產品。這也暗示,雖然PFOA的問題已大致在行業內得到解決,但其他相關的全氟化合物(如PFOS)仍可能存在於某些產品中,需要製造商持續監控及提升透明度。
不過,這些檢出的重金屬量均未有超出相關的建議上限。更重要的是,在進行第三次浸泡測試後,這些樣本均再沒有檢出重金屬物質,符合歐洲EDQM的要求 。這個結果表明,雖然新購的易潔鑊在最初幾次使用,特別是烹煮酸性食物時,或有微量金屬釋出的可能,但只要經過適當的清洗和初步使用,其後續的重金屬釋出風險極低。這也提示消費者,新鑊首次使用前徹底清洗的重要性。
C. 塗層耐用性:易潔塗層能用多久?
易潔鑊的塗層一旦受損,不僅失去防黐底效能,更有可能令塗層微粒剝落至食物中。測試發現,5款PTFE塗層樣本,包括「Fissler」、「和樂亭」、「ecHome」、「Rossetti」和「Home Coordy」,其易潔塗層出現微細氣泡。
這種塗層起泡或剝落的現象,意味著塗層的完整性受到破壞,直接影響易潔鑊的耐用性和使用壽命,亦是消費者衡量產品質量的重要指標。這反映出並非所有PTFE塗層的質量和耐用度都一樣,製造商在塗層技術和品質控制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手柄安全:燙手及火警風險不容忽視
手柄的安全性是易潔鑊設計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測試中有兩款樣本的手柄在防火測試中不合格,分別是「HomeCoordy」和「Topvalu BESTPRICE」。它們的手柄在火焰移開後未能在標準要求的15秒內自行熄滅,其中「Topvalu BESTPRICE」的手柄更有熔化跡象,構成火警危險 。
此外,有6款樣本手柄的金屬部分在使用時溫度超過歐洲標準建議的55°C上限 。當中,「IKEA」和「WMF」的包裝或說明書上有提示用戶使用隔熱工具。手柄過熱且缺乏警告標示是嚴重的安全隱患,消委會已將相關資料轉交香港海關跟進 。這些手柄安全問題,揭示了部分品牌在產品設計和安全把關上存在不足,對消費者構成直接的潛在傷害。
廚房實戰:傳熱、均勻度與防黐底效能
除了安全性,易潔鑊在廚房中的實際表現亦是消費者關心的重點。
傳熱速度:等待的煎熬
測試顯示,各樣本的傳熱速度差異極大,最快和最慢的樣本將鑊面加熱至190°C所需時間相差超過9倍 。有6款樣本,包括「ecHome」、「Vita Craft」、「GreenPan」、「Lacena」、「EZ COOK PROFESSIONAL」和「意美廚IDEALE CHEF」,能在2分鐘內迅速升溫至190°C,表現理想 。相反,傳熱最慢的「Ballarini」則需時接近16分鐘才能達到相同溫度 。
傳熱緩慢不僅令煮食時間難以掌握,影響烹調效果,更會導致能源浪費,不符合消費者對高效廚具的期望 。這種巨大的差異表明,易潔鑊的鑊身物料、厚度和底部設計對傳熱效率有決定性影響,並非單純取決於塗層。
熱力分布:告別「半生熟」與「焦黑」
除了傳熱速度,熱力分布是否均勻亦十分重要。測試中有4款樣本(「Vita Craft」、「EZ COOK PROFESSIONAL」、「diseno」和「意美廚IDEALE CHEF」)的熱力分布未如理想,鑊面部分位置溫度過高,可超過290°C 。當中3款採用網紋/蜂巢紋塗層的樣本,其熱力分布表現尤其遜色,這可能與此類塗層的設計特性有關 。熱力分布不均會導致食物受熱不一,容易出現部分燒焦而部分未熟透的情況,影響菜餚質素。
傳熱速度和熱力分布表現最好6樣本︰
防黐底耐用性:「易潔」能維持多久?
易潔鑊的核心功能在於其防黐底特性。消委會透過模擬長期使用(如磨損測試)後,再以煎班戟等方式評估其防黐底效能的持久度 。結果發現,4款樣本(「Vita Craft」、「EZ COOK PROFESSIONAL」、「意美廚IDEALE CHEF」和「Rossetti」)在磨損後的防黐底測試中表現欠佳,未能輕易將食物完整取出,甚至出現塗層剝落並黏附食物的情況如「Rossetti」 。
若易潔鑊的防黐底塗層輕易受損,很快便會失去其主要功用,令消費者失望。這也反映出,產品出廠時的防黐底效果,未必能代表其長期的表現。塗層的耐磨和附著力,是決定「易潔」效果能否持久的關鍵。
星級之選與警示名單:哪些易潔鑊值得推薦?
綜合各項測試結果,消委會為消費者提供了清晰的選擇指引。
整體表現優異之選
測試中有8款樣本獲得最高的5星總評分,其售價由$130至$1,750不等,證明價格與質素並無絕對關係 。其中,售價僅$130的IKEA「HEMLAGAD」易潔鑊表現令人驚喜,在防黐底效能、耐用測試、整體烹調表現、手柄防火安全及化學測試均獲5星,成為名副其實的「性價比之選」 。這款產品的成功,打破了「便宜沒好貨」的迷思,顯示即使是平價產品,只要在設計和品質控制上用心,也能達到卓越水平。
消委會錦囊:精明選用易潔鑊
綜合測試結果及專家意見,消委會為消費者提供了選購和使用易潔鑊的實用建議。
精明選購之道
- 了解塗層特性: 不同塗層(PTFE、陶瓷、石紋/鑽石、網紋/蜂巢紋)各有特性,應按個人煮食習慣選擇 。是次測試中,PTFE塗層和網紋/蜂巢紋塗層的部分樣本出現了特定問題。
- 細閱產品標籤: 留意產品標示的物料成分、適用爐具及使用警告(如手柄過熱提示)。
- 價格非唯一指標: 高價產品未必質素最好,低價產品亦有好選擇(如IKEA樣本)。應參考獨立測試報告,綜合評估安全、效能和耐用性。
安全使用守則:延長壽命保健康
- 嚴控煮食溫度: 切忌乾燒或過度猛火加熱空鑊 。易潔鑊塗層不宜長期在過高溫度(如260°C以上,或產生可見油煙的360°C以上)下使用,以免塗層受損及釋出潛在有害氣體 。日常煮食一般不會超過250°C 。
- 選用合適廚具: 宜用木、塑膠或矽膠鑊鏟,避免使用金屬鏟或叉刮損塗層 。
- 避免粗暴清潔: 切勿使用鋼絲刷等粗糙物料洗刷。
- 小心處理硬殼食材: 烹煮帶硬殼(如蟹、蜆)或骨頭的食材時,應避免刮傷鑊面 。 這些使用建議說明,易潔鑊的性能和壽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即使是優質產品,不當使用亦會加速其損耗。
清潔保養有法
- 先降溫後清洗: 煮食後應待易潔鑊自然冷卻才清洗,避免溫差過大導致變形 。若需即時清洗,可先反轉鑊身沖洗底部降溫 。
- 溫和清潔: 使用軟布或海綿配合中性洗潔精清洗。
更換訊號:何時告別舊鑊?
- 明顯刮痕損壞: 當塗層出現大量刮痕、剝落或凹陷時 。
- 食物嚴重黐底: 若易潔鑊失去防黐效能,食物頻繁黏底 。
- 滾水氣泡異常: 煮滾水時若氣泡大小不一,可能代表塗層已受損 。
- 出現黑點: 雖然並非單一的更換標準,但若鑊面出現異常黑點,並伴隨黐底等情況,則應考慮更換 。 易潔鑊因塗層耗損而需要定期更換,這不僅涉及持續的開支,也帶來環保問題。相較於鑄鐵鍋等耐用廚具,易潔鑊若保養不當或本身耐用性不足,更容易成為消耗品,增加廢物量
明智選擇 安全煮食
是次消委會的易潔鑊測試,再次印證了「貴不一定好,平亦有好貨」的道理。IKEA等平價品牌憑藉優良表現,為消費者提供了高性價比的選擇。同時,測試亦揭示了部分產品在手柄安全、塗層耐用性及化學物質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值得業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