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半世紀內恐發生地震?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最新研究指,美西岸外海的「卡斯卡迪亞隱沒帶」預計在未來50年內,有機會出現8級以上強震,同時可能掀起高達約300米巨浪造成「超級海嘯」,届時從加拿大溫哥華至北加州沿岸的海岸線,或出現災難級的淹沒,預計如發生有超過2.2萬人口受影響。
北美半世紀恐迎8級以上地震 研究料逾2.2萬人受影響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布最新研究,位於太平洋西北部的「卡斯卡迪亞隱沒帶(Cascadia subduction zone)」有15%至37%機率發生規模8級以上強震,一旦不幸爆發地震,影響範圍從加拿大溫哥華島、美國華盛頓州、奧勒岡州以及加州北部,長達960公里的海岸線恐下陷達1.8公尺,伴隨海嘯、海岸線沉沒,導致數萬人受災。
卡斯卡迪亞隱沒帶已經超過320年來沒有發生地震活動。研究指出,在團隊的模擬下發現,這場災難導致受影響的洪泛區,將從116平方公里急增為300平方公里以上,相當於5座曼哈頓(Manhattan),原本僅8000人的風險居住人口,估計將增加至超過2.2萬人,連帶3.6萬棟建築物將陷入危機,包括橋樑、電網、道路系統等均可能癱瘓,災後重建難以估算。
奧勒岡州立大學土木系教授Daniel Cox分析,若以9級大地震規模而言,預期地震搖晃會持續約5分鐘,整個西北太平洋地區都將受影響,主要城市區如波特蘭、西雅圖等亦會受到衝擊。卡斯卡迪亞隱沒帶對上一次發生地震,為公元1700年1月26日強度達9級。雖然時隔逾300年,但這意味著下一次可能隨時發生。
卡斯卡迪亞隱沒帶為何是「最危險地帶」?
此外,《科學先端》期刊去年6月亦曾發表一份研究,指從加拿大溫哥華島到美國北加州沿岸的地質邊界,均處於危險地帶。美國地質調查所地震學家Erin Wirth表示,這類地區在世界各地其他類似斷層系統裡,常出現規模最大、破壞性最強的地震,其中卡斯卡迪亞這片斷層帶很淺層,比以前斷層類型更接近地表,可能更具危險性。
研究亦解釋,該地之所以危險,是因為該地帶屬於「巨型逆斷層」。萬德夫卡(Juan de Fuca)板塊在卡斯卡迪亞隱沒帶沉入北美板塊下方,這些板塊以大約人類指甲生長的速度移動及擠壓,從而產生應力。例如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2004年印度洋震和引發的海嘯,同樣發生在隱沒帶。
資料及圖片來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科學先端》、X@US_Stormwatch、X@USGS、Unsplash@Wolfgang Hassel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