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公布五大U=U迷思,並製作衛教影片,旨在破除大眾對U=U的誤解。U=U指的是「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但並不代表痊癒,也不代表可以停止治療。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些迷思,助你更了解U=U的真正含義。
U=U是什麼?你是否真正了解?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於7月2日台灣U=U Day前夕,公布了五大U=U迷思,旨在破除大眾對U=U的誤解。U=U,即「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這已成為愛滋病防治的重要觀念。然而,很多人對U=U的理解仍存在偏差,甚至因此影響治療。透過了解這些迷思,你將能更準確地理解U=U的真正意義。
測不到病毒,等於痊癒了嗎?
「測不到病毒,是不是代表變成陰性了?」「U=U是否等於痊癒、不需再服藥?」答案是否定的!台灣愛滋病學會的醫生指出,即使病毒量低於200 copies/mL,亦即「測不到病毒」,這代表病毒已被抑制到不具傳染力,但並非完全清除,也並非痊癒。驗血檢測仍會呈現陽性。若擅自停藥,病毒可能會反彈或產生抗藥性,影響後續治療。
U=U了,就可以不戴套?
「既然U=U就是不具傳染力,那我可以不戴套性愛嗎?」答案依然是否定的。醫生解釋,雖然醫學上病毒量測不到確實等於無傳染風險,但安全性行為仍然重要。保險套不只預防愛滋病毒,也能預防其他性病傳染風險。所以,即使你已達到U=U的狀態,安全性行為仍然是保護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方式。
U=U了,就不能生育嗎?
針對「HIV感染者會生下愛滋寶寶?」這個問題,答案並非絕對。現時已有相關醫療流程與藥物,讓感染者可以自然懷孕,並成功避免母嬰傳染。因此,即使你已達到U=U的狀態,仍然有機會擁有健康的下一代。與醫生討論,了解相關的治療方案,是重要的第一步。
U=U了,就可以不用告知伴侶嗎?
「我已U=U,就不用向伴侶說我是HIV感染者的身分?」答案同樣是否定的。雖然U=U降低了傳染風險,但告知伴侶仍然是負責任的行為。在告知伴侶前,建議感染者審慎評估,並尋求專業人士的建議。促進會亦期望,社會能消除對HIV的歧視,讓感染者不必再隱瞞自己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