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探測實驗室展示多項創新成果,為人類在月球上實現就地取材、建立基地提供技術支持。未來,在月球上建造房屋、道路,甚至獲取飲用水,都有望無需依賴地球,開啟太空生活新篇章。
月球建造新思路:就地取材,減少依賴
未來,當你漫步在月球表面,或許會發現,建築材料不再需要從地球運輸。位於安徽合肥的深空探測實驗室,正致力於實現這一願景。他們的研究表明,在月球上蓋房子、修路,甚至建立設備平台,都可以利用月球本身的資源,實現就地取材。
3D打印技術:月壤變磚,建造無限可能
深空探測實驗室研發的月壤3D打印系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這套系統可以利用聚光太陽能,將月球土壤(月壤)高溫熔融,製成月壤磚,並打印出各種形狀的建築構件,滿足不同的建造需求。高級工程師楊洪倫表示,這項技術將為人類在月球上的建設提供極大的便利。
克服極端環境挑戰:技術創新,保障可靠性
月球的環境極其惡劣,這給科研帶來了巨大挑戰。為了讓設備適應月球的極端條件,深空探測實驗室團隊經過多次嘗試,最終選用了「反射聚光—光纖束傳能—粉末床熔覆成型」的技術路線。這項技術攻克了能量捕獲、傳輸和打印成型的系列難題,確保了設備在月球上的可靠運行。
解決飲水問題:從月壤中提取水冰
除了建築材料,飲用水也是人類在月球生存的重要保障。深空探測實驗室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開發了國內首台群針式月壤水冰熱提取系統原理樣機,實現從月壤裡原位提取水。工程師祖琳介紹,這項技術可以為未來的國際月球科研站提供飲用水,甚至可以通過電解制取氫氧燃料,降低對地球的依賴。
水冰的價值:能源與資源的雙重保障
月球極區蘊藏著大量的水冰資源,這些水冰不僅是飲用水的來源,還可以通過電解制取氫氧燃料,為深空探測任務提供能源。這將大大降低從地球運輸物資的成本和風險,為人類探索宇宙提供更強大的支持。
深空探測實驗室的成果:科技創新,助力太空探索
深空探測實驗室成立三年來,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科技成果。他們的研究涵蓋月球探測、行星探測、小行星探測等領域,聚焦深空技術、深空科學、深空資源和深空安全四大領域。深空探測實驗室系統研究院戰略室主任任筱強表示,這些創新成果將推動深空探測領域的發展,為人類探索宇宙奠定堅實的基礎。
未來展望:走向更廣闊的星辰大海
當在月球上建基地、修路、喝水都能就地取材,人類必將走向更遼闊的星辰大海。深空探測實驗室的成果,正為我們開啟太空生活的新篇章,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