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玩樂時要小心!澳洲一名男童在接觸青檸後曬太陽,導致皮膚出現嚴重化學灼傷,情況令人擔憂。原來某些水果與陽光結合,足以灼傷皮膚!本文為你解構植物光毒性皮膚炎,並提供4大預防方法。
青檸惹禍!男童曬太陽後皮膚潰爛
小朋友天性活潑好動,但玩樂時也要注意安全!澳洲近日發生一宗案例,一名男童在接觸青檸後曬太陽,導致皮膚出現嚴重化學灼傷,令人震驚。原來,某些水果如青檸、檸檬等,若接觸後再曬太陽,可能會引發「植物光毒性皮膚炎」,令皮膚出現發炎、起水泡等症狀。
「植物光毒性皮膚炎」知多少?
「植物光毒性皮膚炎」又稱「瑪格麗塔燒傷」,是一種罕見的化學性皮膚反應。當皮膚接觸到含有補骨脂素的植物或水果汁液,再暴露於陽光下,就會引發皮膚發炎,甚至起水泡。常見的「兇手」包括青檸、檸檬、橙、柑、西柚及佛手柑。小朋友的皮膚較為敏感,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家長們要特別留意。
植物光毒性皮膚炎的常見症狀
植物光毒性皮膚炎的症狀多樣,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包括:皮膚發炎、泛紅、變色、灼熱感、疼痛、發癢、起水泡,甚至皮膚脫落。症狀通常在接觸化學物質並曬太陽後約24小時出現,2至3日後會達到最嚴重程度,因此必須及早預防和處理。
4大預防措施,保護小朋友皮膚!
想保護小朋友免受植物光毒性皮膚炎的侵襲?以下提供4大預防措施:
- 及時清洗:接觸到柑橘汁液或油後,應立即用清水徹底清洗。
- 避免接觸:處理柑橘類水果後,盡量避免觸碰他人。
- 避免暴曬:處理柑橘汁液後,避免長時間暴露於陽光下。
- 做好防曬:為小朋友塗抹防曬霜,或穿著防護衣物覆蓋皮膚,減少陽光照射。
希望大家能透過以上資訊,保護小朋友的皮膚,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