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眼睛可能出現老花眼、白內障、乾眼症、黃斑部病變等眼疾。想保護眼睛健康,延緩老化,台灣養生專家陳月卿分享一套簡單的「眼睛操」,有助消除眼睛疲勞、活化眼部機能、回復視力,並改善乾眼症。
陳月卿表示,這套「眼睛操」是向享嵩壽112歲的崔介忱老先生學習而來。當時因雙眼視差大(右眼近視450度,左眼不到100度)和散光,開始出現輕微老花,導致配戴隱形眼鏡後,看近物模糊不清,不戴則遠物看不清楚,對此深感困擾。
但自從學會這套「眼睛操」,並持續練習一個月後,視力得到改善。不但眼睛血液循環變好,左右眼自動調節更達到平衡狀態,看遠物還是看近物也變得清晰,甚至不再需要戴隱形眼鏡。直至現在,雖然年過七旬,而且家族也有青光眼病史,但陳月卿仍持續勤練「眼睛操」,至今仍未罹患白內障或青光眼。
眼睛操怎麼做?
陳月卿表示,這套「眼睛操」重點在於按摩眼部周圍的關鍵穴道,包括「睛明穴」、「攢竹穴」、「魚腰穴」、「絲竹空穴」及「瞳子髎穴」。每個穴道按摩36次,如果時間有限,可以從6次開始;如果時間充裕或有需要,則可增加次數。
- 躺在床上,全身伸直,收腹、夾緊臀部,腳尖向下,舌尖抵住上顎
- 雙手往上伸直,快速搓熱手心後,用溫暖的手心輕輕敷在雙眼上,默數5秒(重複這個動作12次)
- 用中指和無名指,從眼頭輕柔地拉到眼尾,重複36次(力量要輕柔,只要感受到溫和的力道和微熱即可,切勿過度用力)
- 彎曲拇指,用指節依序輕輕按壓以下5個穴道: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白內障?
眼科專科醫生余珊指出,早期白內障的症狀通常並不明顯,常見症狀包括雙眼容易疲倦畏光、有眩光問題、看東西有重影、視物的顏色變暗淡、褪色或偏黃,以及屈光度數經常改變。
白內障初期症狀
由於這些症狀與其他眼疾相似,余醫生建議,一旦發現視力出現任何異常,應盡快尋求眼科醫生的專業檢查,以釐清病因並及早治療。
白內障高危人士
白內障高危人士包括年紀大晶體退化、眼部曾受創或進行眼部手術、曾患眼疾、長時間受紫外光照射、長期服用類固醇、有家族遺傳性,以及深近視(600度或以上)。
白內障要到什麼程度才需要開刀?
余珊醫生表示,傳統上認為白內障需要「熟透」才能動手術,其實這個觀念是錯的。事實上,過熟的白內障反而會惡化病情,讓患者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因此建議,如果白內障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就可以考慮進行手術。
怎麼知道自己有青光眼?
Viu TV《恐怖醫學》曾教大家簡單自測雙眼是否有青光眼︰
如果明明聽到有聲音,但看不見閃爍的圖案,即代表那個數字出現的範圍,有機會視野已經有缺損。
什麼人容易得青光眼?
台灣珍世明眼科院長王孟祺曾引述研究指出,正常的眼壓性青光眼與血管功能異常及缺血性疾病有關,因此如果是手腳經常冰冷、偏頭痛、女性、高度近視、吸煙、三高代謝症候群、血壓過低、心律不整,以及有家族病史的人士便要提高警覺。
另外,如果已經年過40,亦建議最好每年都進行一次詳細的眼睛視神經檢查,以確保眼睛健康。
眼睛濛濛的要吃什麼?
台灣營養師高敏敏曾建議大家,可多補充以下6大營養素,有助延緩或預防白內障的發生︰
- Omega-3脂肪酸︰特別是魚油中的Omega-3,是一種優質脂肪酸,研究顯示適量攝取有助降低白內障發生的機率
- 花青素︰具備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延緩白內障的形成,建議多吃藍莓、黑桑椹、士多啤梨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
- 維他命E︰具有抗氧化和消炎功效,常見於堅果和植物油中
- 硒︰有助增強水晶體對抗氧化壓力的能力,建議從蠔、蛤、蝦等海鮮攝取
- 維他命C︰有助降低因老化引起的白內障風險,可多從番石榴和奇異果等水果中補充
- 葉黃素+玉米黃素︰這兩種營養素可幫助眼睛吸收藍光,減少氧化壓力,並具有抗發炎作用,建議多吃粟米、菠菜、南瓜等食物
註︰各人體質不同,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建議於服用前諮詢醫生意見!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FB@高敏敏營養師、Viu TV《恐怖醫學》、《健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