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杯是現代人冬天不可或缺的隨身物品,但您是否真正用對了?不少人習慣用保溫杯裝咖啡、茶、甚至牛奶,網上亦盛傳「這些飲品會腐蝕杯子、釋出有害金屬」。究竟傳聞是真是假?專家指出,關鍵不在飲品本身,而是許多人在日常清潔和使用上所忽略的細節。
保溫杯唔好裝咖啡?材質選錯恐出事「不鏽鋼」是關鍵
市面保溫杯材質五花八門,選對材質是安全使用第一步。毒物與職業醫學科專家指出,304與316不鏽鋼因含較高的鉻與鎳,具備良好抗腐蝕性,是目前最適合用於保溫杯的材質。其中,316等級更優秀,耐腐蝕能力更強,但價格也相對高。若保溫杯使用低於304等級的不鏽鋼,長期使用恐存在風險。
裝咖啡、茶會腐蝕?專家:除非你做一件事
坊間流傳保溫杯不能裝咖啡、茶或牛奶,恐腐蝕杯身釋出金屬物質。對此,台北醫院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指出,只要保溫杯通過安全檢測,正常使用這些飲品並不會造成腐蝕。除非所裝液體是強酸(pH值<2)或強鹼(pH值>10),且在杯中存放數天不清洗,才可能導致腐蝕與金屬釋出。
何時該淘汰保溫杯?出現2狀況需即棄
使用一段時間後,保溫杯內層可能出現刮痕。輕微刮痕不致釋出金屬,因為不鏽鋼表面有氧化鉻可自動形成保護膜。
1. 內膽有明顯刮痕:不鏽鋼表面有一層氧化鉻保護膜。若你習慣用硬刷清洗導致內部滿布刮痕,保護膜就會失效,容易藏污納垢甚至生鏽,可能成為細菌藏身之處,影響飲品安全。
2. 飲水有「鐵鏽味」:這是最明顯的警號,一旦喝出鐵鏽味,代表金屬材質已受損或腐蝕,這時再繼續使用可能會攝入重金屬,應立即更換。
4招正確清洗保溫杯防吞菌:膠圈是「細菌溫床」
除了內膽,最髒的其實是杯蓋的矽膠圈。保溫杯日常清潔不可馬虎,以下是專家建議的4大清潔與使用貼士:
- 用柔軟海綿清洗,避免刮傷內層不鏽鋼。
- 拆除膠圈清洗並晾乾,防止發霉與異味。
- 避免高溫清洗,別放進洗碗機或烘碗機,避免塑膠變形。
- 勿裝過高溫液體,以防內壓過高導致變形或滲漏,影響保溫效果
資料及圖片來源:臺北榮民總醫院、消費者委員會、小紅書、unsplash
Threads爆紅討論!迷你保溫杯邊個會用?網民揭1個神秘用途!成三大類人士新寵
迷你保溫杯|隨著天氣轉涼,保溫杯再次成為香港人日常外出的必備單品。不過,近期有網民在社交平台Threads曬出一款只有手掌大小、容量僅120ml的迷你保溫杯,並驚呼「好奇發明這個到底誰會用」?沒想到該貼文隨即引發熱烈迴響,甚至有人留言讚太實用!
Threads爆紅討論!迷你保溫杯邊個會用?網民揭1個神秘用途!成三大類人士新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