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俾淘寶、拼多多不少便宜首飾所吸引,例如9.9人民幣就有5個戒指或者3條頸鏈,望落十分抵買!但你有冇諗過原來咁平嘅背後其實藏著巨大危險。近日央視新聞的一份調查報告揭露大量在市面和線上平台銷售、標榜為「S925純銀」或「鍍金鍍銀」的廉價首飾,不僅成分虛假,更被檢出含有高濃度的一級致癌物!
内地首飾致癌
近日,央視新聞曝光了一則關於內地廉價飾品的調查,揭露了大量在市場上和電商平台銷售的首飾,雖然標榜「S925純銀」或「鍍金鍍銀」,但實際上含有高濃度的一級致癌物「鎘」,其含量超標幅度最高竟達9000多倍,嚴重威脅消費者的健康。
「S925純銀」謊言下的致癌風險
事源早前有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接診了多位症狀包括皮膚紅腫、瘙癢、刺痛和脫皮等過敏炎症反應的患者,確診為「首飾性皮炎」,而了解後發現她們都曾佩戴合金飾品。
根據央視網的調查報告,記者從多地批發市場(如廣州)和線上渠道採集了21件號稱「鍍金鍍銀」的廉價首飾樣品送檢。結果卻發現成分虛標嚴重、鎘超標9000倍等風險。
成分虛標嚴重:
21件樣品中有17件金銀鍍層厚度不達標,主要成分是銅、鋅、鎳等普通合金,根本不能算作合格的鍍金鍍銀首飾。
鎘超標9000倍:
其中一副來自廣州市場、公然標註有「S925銀」印記的耳釘,經檢測證實其成分與銀毫無關聯,更發現其鎘含量嚴重超標,超出中國內地強制性標準9000多倍。
極低成本誘惑:
這些合金飾品成本極低,例如部分耳釘的批發價甚至僅為1元人民幣,以極低的價格和虛假的標籤,大規模流入市場。
重金屬「鎘」:在體內累積數十年的一級致癌物
鎘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1類致癌物,它會通過汗液溶解後,不僅刺激皮膚,更會通過皮膚微量吸收,在體內長期累積,潛伏期長達10至30年,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難以代謝:
鎘一旦進入人體,難以被代謝和排出,會在體內長期累積(潛伏期可達數十年)。
慢性中毒:
長期接觸和累積會引發腎臟損害、骨骼病變(如骨軟化症和骨質疏鬆),並顯著增加罹患肺癌、腎癌等癌症的風險
加速釋放:
此外,許多樣品中鎳元素超標近3倍。當佩戴者出汗時,汗液的弱酸性會加速合金中的重金屬離子溶出,滲入皮膚,這不僅會導致「首飾性皮炎」(皮膚紅腫、瘙癢、脫皮等過敏反應),也加快了致癌物的吸收。
拒絕價格陷阱
這宗事件反映出內地飾品市場在品質監管和商家誠信方面存在巨大漏洞。許多不良商家利用低價吸引消費者,並透過廉價的雷射機偽造「S925」等鋼印標識,甚至購買假檢測報告,加劇市場亂象。因此大家購買時應提高警覺。
首選安全材質:
優先選擇純金、純銀、天然玉石等性質穩定的材質。
避免過低價格誘惑:
對於價格低得異常的所謂「純銀」或「純金」飾品,應抱持懷疑態度。勿因追求高性價比而忽略了潛在的健康風險。
認準正規渠道和標識:
在信譽良好的專櫃或品牌官方旗艦店購買,並要求商家提供與商品相符的檢測證書。貴金屬首飾應有清晰的純度印記(如 Ag925、Au999 等)。
觀察物理特徵:
若金屬表面容易掉色、有刺鼻氣味或明顯粗糙感,務必停止佩戴。
注重材質證明:
選擇具有品牌信譽和品質保證的飾品,尤其應避免將合金飾品長時間佩戴,特別是在夏季容易出汗時。
佩戴前測試:
有皮膚過敏史的消費者,可在小面積皮膚上進行過敏測試,觀察無不適反應後再長時間佩戴。
及時就醫:
一旦佩戴飾品後出現皮膚泛紅、瘙癢、起疹等過敏症狀,應立即取下並尋求皮膚科醫生診斷。
來源:央視新聞
延伸閲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