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小學生疑因進行內地零食而集體食物中毒,更需要送院治理。TVB節目《東張西望》就走訪了部分屋邨士多,發現一些內地高危零食隨處可見,而且深受學童歡迎。節目組邀請應用科學系講師文嘉敏對零食進行檢測,發現鈉含量嚴重超標,而且有多種食物添加劑,長期吸收這些化合物會對兒童健康造成影響。
《東張西望》前往荃灣福來邨及石硤尾南山邨的士多,發現有不少寫著簡體字的內定零食放在當眼處,有的價格甚至低至1蚊1包。
節目組買了6款零食並找來應用科學系講師文嘉敏檢測,文嘉敏指這些零食的鈉含量甚高。以一包18克的火雞麵為例,內含466毫克鈉。一名7-10歲的兒童每日建議攝取鈉的上限為1200毫克,換言之只要食3包即已超標。
另外,文嘉敏通過鹽分檢測儀檢測山椒鳳爪的鹽分,發現100毫升鳳爪有6000毫克的鈉,比營養標籤上顯示的2010毫克高約3倍。
除了鈉含量極高之外,這些零食亦相當油膩。文嘉敏表示,長期吸收化合物會對小朋友的情緒及腦部發展造成影響,而內地的營養標籤也跟香港規定的有所不同。
而深受香港學童喜愛的零食辣條,早已在2015年被海南省政府以不符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為由下架,有部分內地城市更規定辣條不能在校園200米範圍內出售。
來源:《東張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