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出名識食,餐桌上又怎可缺少生猛海鮮?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數據顯示,港人全年海鮮總消耗量超過47.1萬噸,在亞洲排名第二!為生態環境著想,不少本地餐廳都從世界各地輸入「可持續海產」改善香港人消耗海鮮的現況。「可持續海產」為遵從可持續發展策略捕撈或養殖的海鮮,包括限制魚穫的大小、捕撈或養殖的方法、對勞工的保障等,由兩大國際機構海洋管理委員會(MSC)及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SC)負責認證,確保生態及發展取得平衡符合規定。
跟從《海鮮選擇指引》建議挑選
讓大家知道如何選擇「可持續海產」,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製作《海鮮選擇指引》,當中涵蓋超過70種在本地街市、超市、冷藏食品店、餐廳內常見的海鮮品種,將其分為三個類別:
建議-由環保水產者或管理妥善的養魚場捕撈或養殖,對環境影響較少,最適合食用:
•東星斑(澳洲,捕撈)
•鮑魚(澳洲,捕撈)
•龍蝦(東及西澳洲,捕撈)等
想清楚-如一直增加食用此類別或會影響品種的存亡,破壞海洋環境:
•大眼雞(南中國海)
•多寶魚(中國)等
避免-品種已遭過度捕捉或繁殖,再吃會對海洋生態造成不能補救的局面:
•九肚魚(南中國海)
•牙帶(南中國海)等
飲食界齊參與!無翅宴會菜單選擇行動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近年發起「無翅宴會菜單選擇行動」,鼓勵本地中菜飲食業於宴會菜單中加入無翅選擇,並建議餐廳據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的《海鮮選擇指引》挑選海產,推動香港消費者的綠色海鮮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