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環球經濟不景氣,中港經濟轉型,就連本地連鎖家具品牌實惠近年亦積極「瘦身」,由疫情前近50間分店縮減至現時僅餘14間,近5年分店數目大減4成半。母公司高層直言「唔縮舖會執笠」,又指現時零售市況如「生存遊戲」,未來或出現「贏家通吃」局面,但強調「幾難都會繼續做下去」。消息引起熱議,有網民感慨實惠「輸畀時代巨輪」,亦有人批評其價錢及服務欠吸引,早被電商取代。
實惠分店25間縮減至14間 近5年減4成半
近年實惠大幅縮減分店規模,由疫情前25間分店縮減至去年底的14間,早前其母企時富集團董事長及行政總裁關百豪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疫情時已開始削減分店數目,又指現時13間分店為最佳策略,足已可服務全港18區。此外,他更引述市場說法,「縮舖嘅人先可以生存,唔縮舖嗰啲就會執笠。」
同時,關百豪亦接受《HKET》訪問,指出現時零售市道處於生存遊戲,未來恐現「贏家通吃」,但他揚言「幾難都會繼續做下去」。他又強調,店舖數目已調整完成,未來市場差不多觸底時必定再開店,只是現時未是最好的時候,因為租金未去到合理水平,批評「殺香港是租金」。
為了開源節流,現時實惠亦布局新零售方式,並將倉庫及物流中心遷往大灣區,但關百豪認為綫下對在香港仍是難以取代,尤其是單價較大的產品,消費者一定要到店看過、觸摸過才會購買。
來源:HKET
實惠剖析3因素:市民北上影響本地零售銷情
《HKET》記者亦曾詢問其大幅削減分店原因,獲回覆指「集團不時檢討分店策略,加強O2O顧客體驗。租金對零售商而言,一直是個重要議題,我們將會衡量不同情況,包括盈利情況、成本效益及市場變化,去增刪分店,調整策略」。
實惠亦指出,目前本港經濟低迷,消費者信心受到嚴重影響,「加上市民北上或出國旅遊已是新常態new normal,影響了本地零售銷情。集團將會以不同店舖、不同區域的成本效益作開店考量」。
▼3大原因嚴重影響零售銷情▼
實惠實體店接連執笠
繼青衣城、葵芳分店後,經營多年的北角健威坊店亦難逃削減分店的命運,去年8月正式宣告結束營業。當時《港生活》記者前往北角健威坊,發現店舖門外已圍上圍板,位於同一商場、電梯另一則原大昌食品舖位亦同樣被圍封,昔日商場變得非常冷清!
▼實惠北角分店結業 ▼
▼原大昌食品舖位亦同樣被圍封 ▼
相關帖文:大昌食品宣佈結業 關閉28間食品零售店
高峰時期擁近50間分店 今數目削減至14間
實惠是香港一間連鎖家具店,主要售賣傢俬、家品、家電及食品等,最高峰時全港有接近50間分店。不過,近年實惠大幅削減分店數目,據官方資料顯示,其實體店數量只剩下14間(數字截至2025年8月6日為止),其中新界、九龍區分店數目分別為8間和5間,至於港島區,目前只剩下銅鑼灣1間分店。
▼Pricerite實惠分店一覽▼
網友感可惜:輸給時代巨輪
事實上,早在實惠青衣城、葵芳分店宣布結束營業時,本地討論區、社交群組已出現「實惠係咪全線結業?」的相關帖文。不少網友認為實惠是「輸給時代巨輪」、「一個時代嘅終結」,直言未來很大機會全線結業,亦有網友對於香港市況、本地零售業前景感到擔憂,「周街愈來愈吉鋪都知,個市係有問題」、「上市集團都棄租」。
有網友則認為,實惠價錢貴服務差,不少人早已轉用網上購物方式,款式多且方便格價,紛紛留言表示「唔抵買自然幫襯第二間」、「執就早晚既事,9成都係淘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