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促進骨骼健康,維他命D是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人體內大部分的維他命D,都是經由陽光照射皮膚而合成的,只有少部分是從食物攝取。但曬太陽要曬得啱,曬太陽時間、曬太陽要多久,以及曬對部位都是關鍵。有醫生分享曬太陽的3大關鍵,教大家正確曬太陽。
台灣醫生歐瀚文在社交平台Facebook發文表示,維他命D被稱為「陽光維生素」,對於維持免疫力、骨骼健康、情緒穩定都至關重要。
隔窗曬太陽、搽防曬阻隔紫外線
但由於現代人長時間待在室內,防曬觀念普及,加上秋冬日照時間短,導致體內維他命D合成不足。即使有曬太陽,也可能因為曬錯方式。
他舉例指不少人會隔着窗戶曬太陽,但其實窗戶的玻璃會阻擋紫外線B(UVB),從而導致維生素D製造效果不佳,是無效的曬太陽方式。
另外,衛生署亦提醒,皮膚色素和防曬霜亦會阻隔紫外線,減少維生素D的合成。
正確曬太陽3點
要正確曬太陽,歐醫生提出關鍵3點,以讓曬太陽時身體皮膚能有效製成維他命D。
正確曬太陽︱1. 曬太陽的時間
曬太陽的最佳時段是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因為這個時段太陽的角度較高,紫外線B(UVB)較強。但要注意夏天的紫外線過強,應避免過度曝曬,導致曬傷或光老化。
正確曬太陽︱2. 曬太陽多久
曬太陽要多久才足夠?歐醫生表示,可按個人膚色而定。
如果是一般膚色,建議每日曬太陽10至30分鐘;如果是較深色膚色,則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如40分鐘以上。
至於北部地區的秋冬季,由於日照時間較少,除了透過曬太陽製造維他命D外,亦建議適量補充維他命D保健品。
至於具體時間方面,衛生署指,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夏天建議每星期曬太陽2至3次,讓陽光照射到臉部、手臂和手部皮膚5至15分鐘,便可維持體內的維生素D處於較高水平。
正確曬太陽︱3. 曬太陽後3小時內勿洗澡
此外,歐醫生提醒,曬太陽後3小時內不要馬上洗掉身上的皮脂,以讓皮膚有時間轉化維他命D。
3部位最易吸收維他命D
除了曬太陽時間、時長及方法要注意,曬對部位也很重要。
歐醫生表示,手臂、腿部及背部是最容易有效吸收紫外線B(UVB)的部位。每次曬太陽時,至少要露出30%皮膚面積才能有效合成維他命D。
註︰各人體質不同,如有疑問建議諮詢醫生或專業人士意見!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FB@歐瀚文醫師功能醫學、衛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