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香港常見的癌症之一,除了病毒,原來日常飲食習慣也可能增加患病風險。有研究指出,如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中的物質,是引發肝癌的潛在因素。醫生建議大家,從生活習慣著手,降低患病風險。
肝癌的幕後推手是甚麼?
肝癌是香港常見的癌症之一, 衛福部資料顯示,肝癌高居主要癌症死因的第二位。醫生指出,除了B型及C型肝炎病毒是肝癌的主要成因,原來日常飲食習慣也可能增加患病風險。研究顯示,香腸、熱狗等加工肉品中含有的「亞硝胺類物質」,是引發肝癌的潛在因素。
加工肉品中的亞硝胺是甚麼?
加工肉品,例如臘肉、貢丸、火腿、漢堡肉等,為了防腐,通常會加入「亞硝酸鹽」。當這些食物經過高溫煎煮或油炸時,便容易產生亞硝胺。此外,吸菸、二手菸,以及燒烤焦黑的食物,都可能產生亞硝胺。因此,大家要多加留意。
如何避開亞硝胺的威脅?
要降低患上肝癌的風險,大家可以從生活習慣著手。 戒菸、避免吸入二手菸;減少攝取加工肉品,選擇「無添加亞硝酸鹽」的食物;避免進食烤焦的食物,以及不要使用重複使用的食油。此外,醃菜也可能含有亞硝胺,應盡量避免自行醃製,尤其是在沒有適當監控溫度和時間的情況下。
如何保持免疫系統平衡?
除了避免接觸致癌物,保持免疫系統平衡也很重要。醫生建議,多吃蔬果等抗氧化食物,例如藍莓、綠茶、薑黃,以減少發炎反應;補充Omega-3脂肪酸與維生素D,有助穩定免疫細胞;每週進行150分鐘運動,減少久坐時間,促進新陳代謝;每餐減少加工肉品的攝取,以及減少飲用含糖飲料,都是保護肝臟的關鍵。
醫生提醒,即使無法完全消除病毒,也可以選擇避免接觸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