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便祕」成健康隱患! 醫師揭:一杯水喝錯,竟埋下中風、心肌梗塞危機?

文: 馬熙婕
2025.07.24

便祕對長者來說是潛藏的健康殺手,嚴重可能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 醫師提醒,正確的飲水習慣,尤其是早上起床後先喝一杯水,對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祕至關重要。 同時,長者也應注意運動和飲食,以維護腸道健康。

便祕的潛在風險

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便祕絕不能輕忽,它可能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 由於排便時需要用力,血壓會瞬間升高,增加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有些人在廁所裡突然倒下,往往與便祕有關。 長期便祕更可能導致腸道發炎,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腸道被稱為「第二大腦」,其健康狀況與整體身心壓力息息相關,甚至可能與憂鬱症有關。

如何有效預防便祕?

要解決便祕困擾,規律的飲食習慣是關鍵。 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用餐,有助於調整排便規律。 此外,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也很重要。 多吃豆類、地瓜、青花菜、牛蒡等蔬菜,以及乾貨、海藻類等,都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 攝取優格等發酵食品也能增加腸道益菌。 當然,補充水分也是不可或缺的。 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水,不僅補充睡眠時流失的水分,也能幫助腸道蠕動,使排便更順暢。

運動與心態並重

除了飲食,運動也是預防便祕的重要一環。 保持肌力有助於腸道蠕動,促進糞便向下移動,解決便祕問題。 相反,缺乏運動會使糞便長時間停留在腸道,水分被吸收,導致糞便變硬,加劇便祕。 此外,保持輕鬆的心態也很重要。 不必過度在意每天是否排便,只要沒有不適,就可以放寬心。 煩惱排便問題反而會造成壓力,影響腸道蠕動。

小心脫水危機

除了便祕,脫水也是長者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脫水會使血液變得黏稠,影響血液循環,導致疲勞、暈眩等症狀。 嚴重脫水更可能增加腦中風與心肌梗塞的風險。 長者由於食量減少、儲水能力下降,加上對口渴的感知能力降低,更容易陷入脫水危機。 即使在室內,也應經常補充水分,尤其在乾燥的冬季更要注意。

正確的飲水方法

補充水分的關鍵在於「頻繁地小口喝水或溫水」。 早上起床後、入浴前後、睡前都應喝水。 避免飲用具有利尿作用的茶或咖啡。 當出現口渴、口乾、尿液顏色加深等情況時,更要特別留意。 將溫水放在隨手可及的地方,提醒自己經常補充水分。

《U GO必去榜》4️⃣大TOP2️⃣0️⃣榜單出爐🎉!

立即睇👀港人熱推演唱會/活動展覽/人氣自助餐/打卡Café😍

立即睇👀港人熱推演唱會/活動展覽/人氣自助餐/打卡Café😍

↓【限時搶⚡】賞您SmileLife™ ProMov骼動 專利蛋殼膜「精準」關節配方↓

↓針對關節痛症、退化、勞損|最快5天特強關節減痛↓

↓針對關節痛症、退化、勞損|最快5天特強關節減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