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異味警訊!醫生揭示4種氣味暗示腸道健康問題

文: 馬熙婕
17小時前

你可曾留意過排泄物的氣味?原來,這看似平常的現象,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早期警報。腸胃科醫生指出,糞便的氣味變化,往往比症狀更早透露腸道是否出現問題。本文將深入探討四種異常糞便氣味,以及它們可能暗示的潛在健康風險,提醒大家及早關注自身健康。

糞便氣味:腸道健康的隱形指標

你可能不知道,排泄物的氣味其實蘊藏著不少學問。腸胃科醫生指出,腸道猶如一個複雜的消化系統,當它出現異常時,最先出現變化的往往不是明顯的症狀,而是糞便的氣味。這種氣味,是由腸道細菌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所致,例如硫化氫(臭雞蛋味)、甲烷、氨氣等。不同的氣味組合,可能反映著不同的腸胃問題。

黑便伴鐵鏽味或腥臭味:上消化道出血的警訊

如果你的排泄物呈現黑色,並伴有鐵鏽味或腥臭味,這可能與上消化道出血有關。當胃或十二指腸出血時,血液會經過胃酸與消化液的分解,釋放出明顯的鐵鏽味或腥臭味,同時大便的顏色也會因血紅素氧化而轉為黑色,呈現柏油狀。常見的原因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

油耗味、腐敗臭:脂肪消化吸收異常的信號

當你的排泄物散發出油耗味或濃烈的腐敗臭,並伴有油脂殘留和漂浮現象,這通常代表著脂肪消化與吸收出現異常。這可能與胰液分泌不足(如慢性胰臟炎、胰臟腫瘤)或膽汁排出異常(如膽結石、膽道阻塞、肝膽功能異常)有關。脂肪未能被有效分解與乳化,便會使糞便產生異味。

發酵酸味與氣泡便:腸道菌群失衡的徵兆

如果你的排泄物呈現發酵酸味,甚至帶有氣泡,這可能表明你的腸道菌群失衡。當壞菌增生,好菌減少時,腸道中的食物可能產生異常發酵,釋放出大量酸性氣體,導致排便呈現刺鼻的酸臭味,甚至帶有氣泡。常見原因包括腸躁症、益生菌攝取不足以及長期壓力或作息失調。

臭雞蛋味:高蛋白飲食的可能影響

對於經常攝取大量蛋白質的人來說,排泄物出現臭雞蛋味也並非罕見。當你攝取大量肉類、蛋、乳製品或蛋白粉時,腸道細菌會大量分解含硫胺基酸,釋放出更多硫化氫氣體,從而導致排便時出現強烈的臭雞蛋味。

及早關注,及時就醫

醫生提醒,如果排泄物的氣味變化只是偶爾發生,可能與飲食有關。但如果味道變化明顯且持續超過數天,尤其伴隨著黑便、油便、腹痛或體重減輕等其他症狀,務必盡早就醫,尋求專業診斷與治療。


↓【限時搶⚡】賞您日本Flo(a)tus超跣水防風長雨傘↓

↓超跣水技術|防風、防紫外線功能↓

↓超跣水技術|防風、防紫外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