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經常整天坐着,容易感到雙腳麻痺又腰痛,可以如何紓緩?台灣有醫生分享幾招,有助放鬆肌肉、改善血流及舒緩不適感。同時提醒,如果腳痺伴隨3大徵兆,分分鐘是中風前兆,須立刻就醫,否則錯過診治時機!
為什麼會腳痺?
台灣神經外科主治醫生謝炳賢在其個人網誌中表示,常見的腳痺原因有3個︰
腳痺成因︱1. 血液循環不好
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如久坐、久站、穿太緊的鞋,均可能影響血液流動,導致短暫的腳痺。
腳痺成因︱2. 脊椎神經壓迫
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炎都有機會壓迫到脊椎神經,造成單側或雙側的腳痺。
腳痺成因︱3. 「糖尿腳」
即是長期高血糖,而引起的神經受損,導致腳部麻木、刺痛,這種情況通常是雙腳都有麻痺感。
腳麻是中風前兆嗎?
謝炳賢醫生表示,如果腳痺伴隨以下3徵兆,有可能是腦部血管阻塞,導致腦部神經受損,須立刻就醫,否則容易錯失中風的黃金治療時間。
中風引起腳痺3特徵
- 突發的麻木感,且沒有明顯原因
- 伴隨手麻、臉部歪斜、講話含糊
- 走路不穩,甚至一邊身體乏力
腳痺如何處理?
如果是因為坐太久,或維持同一姿勢,而讓腳部發麻,可先站起來走走、活動腳踝,以促進血液流通;或是用熱水袋或暖包,敷在麻木的地方,有助放鬆肌肉、改善血流及舒緩不適感。
3大食物改善腳痺
另外,亦可多吃維他命B群、鈣、Omega-3脂肪酸等營養素,幫助改善神經健康、促進血液循環,以及減少腳痺發生。
1. 維他命B群︰幫助神經運作,減少麻木感
維他命B群食物包括糙米、燕麥、豬肉、雞肉、牛肉、蘑菇、香蕉、杏仁、乳酪、蛤蜊等。
2. 高鈣食物︰保持神經與肌肉健康,避免痙攣與麻木
高鈣食物包括牛奶、豆干、腐皮、芥蘭、小白菜、黑芝麻、小魚乾、蝦皮、罐裝沙丁魚等。
3. Omega-3脂肪酸︰改善血液循環,減少神經壓迫
Omega-3脂肪酸食物包括三文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亞麻籽、奇亞籽等。
4款食物促進血液循環
註冊營養師曾欣欣分享4款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包括紅菜頭汁、核桃、深綠葉菜及薑黃粉。
1. 紅菜頭汁
紅菜頭含豐富硝酸鹽,一般半杯至一杯分量的紅菜頭汁有助令血管放鬆,以及增加肌肉組織的血液流量。選購時建議盡量選擇100%全天然,以及沒有混合其他果汁或添加糖份的紅菜頭汁。
2. 核桃
核桃的Omega-3和維他命E能有助放鬆血管,從而紓緩血壓及幫助血液流通。有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定期進食核桃,可改善血管健康。
3. 深色蔬菜
深色蔬菜如羽衣甘藍、菠菜、芥蘭、火箭菜等,均含有豐富的硝酸鹽,有助放鬆及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有研究顯示,若連續7天、每天進食高分量的菠菜(大約半棵菠菜),有助改善其收縮壓(上壓)及舒張壓(下壓)。
4. 薑黃粉
有研究發現,當健康人士連續12個星期、每天補充2000毫克薑黃素,有助增加近四成的上臂血流量。
3動作紓緩關節肌肉
此外,按摩腳部、腿部肌肉,也有助促進血液循環,讓神經放鬆。瑜伽療癒導師黎樂欣教大家3個動作,可紓緩關節肌肉。
1. 坐椅扭腰(伸展為主)
吸氣時,延伸脊椎並舉起雙手;呼氣時,將身體轉向左側,雙手抓住椅背。保持3到5次深呼吸,每次呼氣時感受腰部的扭轉。脊椎會感覺到扭動,下背部也會得到伸展。接著換邊重複動作,以保持左右平衡。
2. 站立前彎伸展上背(伸展為主)
先站立,確保腳跟、骨盆和肩膀成一直線,雙手伸直扶住椅背。深吸一口氣,呼氣時輕輕將胸口向下壓,感覺胸口擴張,上背、肩胛骨和肩膀得到伸展,同時腿部也有拉長的感覺。保持這個姿勢3至5個深呼吸,再在下次吸氣時弓起背部,慢慢回到起始位置。
3. 扶椅深𥖁配合上背伸展(力量為主)
先坐在椅上,雙手扶住座椅。身體慢慢向前傾,同時大腿用力。配合呼吸,想像臀部要往下坐,但不要真正坐到椅子上,能感受到背部伸展、胸口擴張,肩胛骨和肩膀也得到舒展。可以重複這個動作,10次為一組。
註︰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各人體質不同,如有疑問建議諮詢醫生意見!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神經外科主治醫生謝炳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