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熬夜恐致腎衰竭? 眼睛出現徵兆或腎臟求救 醫生教你熬夜後急救三招

文: 馬熙婕
10小時前

都市人工作繁忙,熬夜已成常態。有醫生警告,長期熬夜是損害腎臟的惡習,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腎衰竭。由於腎臟受損初期難以察覺,因此留意身體其他部位發出的警訊,及早尋求醫療協助至關重要。

熬夜傷腎知多少?

現代人生活節奏急速,熬夜工作已成家常便飯。然而,你可曾想過,長期熬夜對身體的損害有多大?根據報導,人體有其生理時鐘,夜晚本應是腎臟休息及自我修復的黃金時段。熬夜會導致血壓上升、心跳加快,腎臟血管收縮,影響血液流通。此外,交感神經持續興奮,腎上腺素等激素分泌紊亂,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研究顯示,睡眠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損害腎臟健康。從中醫角度來看,腎為人體先天之本,與生長發育及衰老息息相關,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對養護腎臟至關重要。若超過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子時)仍未入睡,更容易耗損腎氣,長期下來,腎臟功能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可能引發腎衰竭。

腎臟求救訊號:身體水腫

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負責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多餘水分,維持體內平衡。但由於腎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因此很多時候,腎臟的早期受損並不易被察覺。醫生提醒,如果身體出現以下三種症狀,可能就是熬夜造成的腎臟損傷發出的求救信號。首先,身體水腫是常見的警訊。熬夜會導致水分滯留在體內,早上起來可能發現眼皮、雙腳、雙腿浮腫,並伴隨身體乏力。水腫若首先出現在眼部,需警惕腎性疾病;若足部水腫先行,則需留意是否為腎病性水腫。

黑眼圈的警示

除了水腫,黑眼圈也是熬夜傷腎的警訊之一。短時間熬夜造成的黑眼圈,通常休息幾天就能恢復。然而,長期熬夜會傷精耗血,損傷腎陰,除了黑眼圈外,還可能伴隨夜間盜汗、腰痠腰痛、口乾耳鳴等腎虛表現。黑眼圈分為「血管型黑眼圈」和「色素型黑眼圈」,後者多因腎虛所致,表現為眼周泛黯黑、眼袋,可能伴有頭暈目眩、健忘、失眠、月經量少等症狀。

尿量異常的提醒

尿量異常也是需要關注的警訊。腎臟受損時,過濾和重吸收功能可能發生異常,導致夜尿增多。一般而言,正常成年人夜間排尿次數應為0-1次,尿量約為白天的1/3至1/2。若夜間排尿次數超過2次或夜尿量超過500ml,且持續多天,就需要留意。但需注意的是,夜尿增多的因素並非只有腎臟疾病,還需觀察是否有泡沫增多、水腫、血壓升高等徵狀,應及時就醫。

熬夜後急救三招

有時熬夜難以避免,那麼,熬夜後如何將傷害降到最低?醫生建議,首先要及時補眠。即使熬夜後不易入睡,也建議躺在床上休息,讓身體代謝減慢,避免過度消耗。沖熱水澡也有助於消除疲勞,快速進入深層睡眠。若時間有限,午睡也是不錯的選擇,哪怕只有十分鐘也有效。其次,飲食方面要清淡。早餐要補充維他命B雜和蛋白質,如藕粉、低脂牛奶燕麥片、綠色蔬菜、水果等,少吃高糖、高鹽或油炸食物。若在夜間工作感到飢餓,可少量進食清淡食物,避免因「口痕」而進食。最後,適量運動。在白天補眠後,可進行適量運動,如踮腳、金雞獨立、深蹲等,以及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有助緩解疲勞。

【請您睇優先場🎞️】《電影多啦A夢:大雄之繪畫世界物語》

↓ 簡單一步,免費入場🙌↓

↓ 簡單一步,免費入場🙌↓

↓【限時搶⚡】賞您日本Flo(a)tus超跣水防風長雨傘↓

↓超跣水技術|防風、防紫外線功能↓

↓超跣水技術|防風、防紫外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