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各地氣溫飆升,內地網上近日流傳一種獨特的降溫方式「抱冬瓜睡覺」,據稱可以預防中暑及降溫。有中醫師表示,這種方法早在古代已出現,可幫助人體驅散暑熱,降低燥熱感,但並非對所有人都適用,而且也並非能持續整夜降溫。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山東有市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一段影片,影片中家中孩子抱着冬瓜睡覺解暑,並稱抱冬瓜睡覺可以降溫且節約能源,引發網友熱議。
抱冬瓜睡覺消暑?
內地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中醫與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生宋福學表示,抱著冬瓜睡覺的確有助降溫。「主要是因為冬瓜含水量較高,超過95%,像個天然水冷枕頭,當人體接觸時會感覺涼爽。而且冬瓜體積較大,內部水分又多,吸收人體熱量後,溫度不會馬上升高,因此即使持續抱著冬瓜一個小時,仍能感到涼快。」有實驗顯示,抱著冬瓜睡覺一小時,皮膚溫度大約能下降2至3°C,但核心體溫並未顯著變化,也並非能持續整夜。
冬瓜皮具清熱解暑功效
如果從中醫理論來看,冬瓜皮本身便是一味藥材,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而且當冬瓜吸收熱量升溫後,浸入冷水後擦乾,更能循環利用,持續發揮「涼伴」效果,幫助人體驅散暑熱,降低燥熱感。
古代已出現「抱冬瓜睡覺解暑」
其實抱冬瓜睡覺這種方法在古代就已出現,曾有《夏夜抱瓜眠》一詩為證,抱冬瓜睡覺有助緩解暑熱帶來的不適。而明代學者方以智在《物理小識》(1644年)中記載:「夏月以冬瓜鎮心涼體」;乾隆時期的《江南通志》中也曾記載:「江南地區暑夜抱冬瓜以眠,可以去痱毒。」
脾胃虛寒、陽虛體質慎用
不過,這消暑方法並非人人皆宜。中國復健研究中心中醫復健科主任楊祖福表示,冬瓜降溫的方法應該只是個人經驗,不可能適合所有人的體質。如果是脾胃虛寒、陽虛體質的人士來說,冬瓜的物理降溫可能加重腹痛、腹瀉。
小心冬瓜表皮小毛刺或刺傷皮膚
楊祖福建議,如果是不便使用冷氣或風扇的老人、幼兒及孕婦可以嘗試。但使用時仍要留意,冬瓜表皮常有白色細小毛刺,直接接觸可能刺傷皮膚,因此務必洗淨表面並保留外皮。
避免腹部直接接觸以防寒氣內侵
睡覺時可採取抱或環抱的方式,重點放在四肢降溫,避免腹部直接接觸,以防寒氣內侵。體弱畏寒的老人及兒童亦可以用薄棉布包住作間接接觸,或放枕邊作局部降溫。
註︰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各人體質不同,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人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