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樺加沙|超強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天文台預計其陣風可達17級以上。打風危急關頭如何自救?窗爆漏水怎麼辦?我們專訪了香港求生及防災協會創辦人張清風,為大家提供一系列專業、實用的家居防風及求生指引。
料強度「樺加沙」超越溫黛、山竹
香港求生及防災協會創辦人張清風接受訪問時指,根據內地中央氣象台的預測,樺加沙在吹襲香港時,最高陣風可達17級,是風級表最高。相比山竹吹襲香港時的13-14級更高。
他解釋道:「過往如『山竹』等颱風,在抵達香港前,會先經過呂宋海峽(的陸地或中央山脈),威力因而削弱。但這次的『樺加沙』,是在幾乎未受任何地形阻擋、能量未有減弱的情況下正面襲港。」,加上吹襲期間正值天文大潮,其威力不容忽視。
香港求生及防災協會創辦人 張清風
專家教7招家居防風+求生指引
專家打風指引|1.電器、拖板移離窗邊
颱風期間最大的風險之一,是窗戶破裂後雨水灌入。「務必將貴重物品、電器,特別是拖板,盡量移離窗邊,或者墊高切勿直接放在地上。」張清風強調,能有效避免雨水湧入引發電器損壞及短路風險。
專家打風指引|2.冷氣機與抽氣扇成漏洞
「許多人只盯著窗戶,卻忘了牆上其他的『洞口』。」張清風指出,冷氣機位置是常見的死角。市民應檢查冷氣機去水位有否淤塞,並留意強風有否可能將雨水從機身與牆壁的縫隙間灌入室內。
此外,廚房或浴室的抽氣扇、排氣口也同樣危險。「強風不但會把雨水撇進來,甚至可能吹爛葉片。」他建議,市民可以預先用防水的「鋁箔膠紙」將這些風口從室外封實,作好最周全的保護。
專家打風指引|3.儲備72小時糧食
澳門政府建議市民儲備三日糧食,張清風亦建議市民準備物資時,應以72小時為基準,應對「長時間斷水、斷電、斷通訊」的最壞情況。
「理想的儲備食物,應符合無需烹煮、無需冷藏,甚至能補充水份的原則。」他推薦了一些聰明之選,例如:例如運動飲品的沖劑、盒裝的湯、飲品、堅果、能量條、朱古力糖果等。
專家打風指引|4. 爆窗漏水怎麼辦?
萬一不幸發生窗戶爆裂或嚴重漏水,應如何應對?
- 立即撤離: 若玻璃碎裂或水浸,應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立即撤離該房間。切勿冒險走近窗邊進行任何修補或清理工作。
- 堵塞與圍堵: 如果情況許可,可嘗試用床單或木板堵塞破口。情況更壞的話,應立即關上房門,並用毛巾或床單塞住房門底的縫隙,阻止雨水蔓延到家中其他地方。
- 斷電求援: 若情況惡化,應在安全前提下關掉全屋總電源,並撤離單位到安全地方,再尋求協助。
專家打風指引|5. 香港颱風下有機會冧樓?
張清風解釋風險很低。其實香港對於建築物的抗風標準非常高,法例亦要求建築物可以抵禦時速超過250公里的陣風。對於一些結構良好、亦有妥善管理的現代大廈,因為強風而導致結構損毀甚至建築物倒塌的風險很低。
但對於舊式住宅、唐樓或有潛建物的建築風險相對較高。居住在該地區的居民可以預先撤離,或尋求臨時庇護中心等協助暫避。
專家打風指引|6.家中哪裡最安全/高風險?
要留意家居上的安全,例如玻璃易碎位置,休息時盡量避免靠近這些高風險的地方。走廊、以及沒有窗戶的廁所,是家中最安全的『避難所』。張清風建議,當室內有爆玻璃的危險,可以到這些安全位置暫避。或者放求生包在此必要時作快速撤離。
專家打風指引|7.提早為手機、尿袋充電
另外,在颱風之前,亦要留意所有電子設備、外置充電器應先行充滿電。確保即使颱風下停電,依然可以接收最新消息和通訊。
專家打風指引|8. 家居求生包清單
其實不單止今次超強颱風樺加沙,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率增加,張清風表示,建議市民宜習慣預早準備「家居求生包」,內含足夠72小時的食物、水、哨子、電筒、濕毛巾及備用衣物等基本生存物資,並根據不同災害調整內容及應變策略。突發災害時,可前往民政事務處設立的臨時庇護中心避難。
然而,他又指出,香港防災工作多依賴「公助」方式,即是由政府公共建制提供緊急服務,但他認為,防災應從個人及社區層面做起,透過自我學習、社區義工服務及互助網絡,提升整體社會應對災害的能力,減少損失及減輕救援壓力。
鳴謝:香港求生及防災協會創辦人 張清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