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瘋傳一張新界商場的照片,指出相中天橋已區分了平民與中產兩個階級。短短一句話,引發大量網民留言討論,有人認同樓主看法,但亦有人指出「葵廣好貴租架」,甚至認為「兩邊都平民,何來中產」。
商場行人天橋區分兩個世界?
該名網友在Threads上載一張連接葵涌廣場與新都會廣場的行人天橋照片,表示自己經常經過這裡,卻感覺天橋兩邊彷彿屬於不同的世界,並留言寫道:「新都會通住葵廣呢條橋,區分左平民同中產既體驗」。
網民反應兩極
帖文引起討論,惟網民反應兩極,有人認同樓主觀察,指「所以葵廣人流永遠多過新都會」。但亦有理性網民認為兩者難以直接比較,「不如話係連鎖店 vs 小店」、「一個係住宅一個係office好難咁比較喎」。
點擊看網民留言
- 與其話係平民 vs 中產,倒不如話係連鎖店 vs 小店
- 只係大集團的沉悶,通向小店的多元
- 只係一邊有停車場(消費有優惠)一邊冇停車場既分別
- 呢條我都勉強覺得合理,葵廣同新都會嘅上蓋一個係住宅一個係office好難咁比較喎
網民留言反駁:兩邊都平民,何來中產?
不過,更多留言質疑樓主的說法,有人直言:「你係咪對中產有啲誤會?」、「成個葵青區都係貧民區喎」,亦有人指出「新都會一間名牌都冇,你話係中產?」又認為兩邊商場性質相似,而且葵涌廣場租金也不便宜,更有人表示「唔好意思...葵廣對我嚟講已經係富人區」。
點擊看網民留言
另有網民貼出一張九龍啟德的相片,並寫道:「一條街,區分平民同中產」。
月入多少才算得上中產?即睇2025中產定義
事實上,現時港府並沒有對中產階級作統一的官方定義,然而世界上不同機構,常常以收入中位數的若干比例來界定何謂中產。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2025年第二季本地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為$30,000。
現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中產標準是,家庭收入介乎全國收入中位數的75%至200%之間屬於中產。若以此為標準,香港中產家庭每月收入水平為$22,500至$60,00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定義,住戶收入介乎全國收入中位數的50%至150%即為中產。若以此為標準,香港中產每月入息水平介乎$15,000至$4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