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香港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經驗:半夜在家中見到曱甴,無計可施下或會二話不說「一腳踩落去」!聽見「啪」一聲,見到牠動也不動,以為大功告成,心情舒暢。但當你第二天去掃地時,角落那隻應該已死的曱甴屍體,竟然離奇消失?有外國科學研究就揭開超恐怖真相!
曱甴「殺不死」的3大原因
1. 研究:曱甴具備「縮骨功」逃生
你那一腳可能根本對牠們毫無作用?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布報道,指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整合生物學系人員進行了一項有趣的研究,證實曱甴的外骨骼輕且堅韌,並具備柔軟的關節膜,讓牠們能將身體高度壓縮至原本的四分之一,這使牠們可以輕鬆穿過僅3毫米闊的狹窄縫隙。
研究更進一步披露,曱甴可以承受高達自身體重900倍的壓力而毫髮無損,事後仍能正常飛行和奔跑。因此當你的腳板從天而降時,曱甴可能已經即時施展「縮骨功」,憑藉強大的抗壓能力,躲藏在你鞋底的罅隙或牆角的裂縫中,待你移開腳後便逃之夭夭。
2. 曱甴斷頭都能存活數週?
牠們的生存機制完全顛覆了人類的常識,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使用「毒藥」難以即時奏效。其中一樣就是曱甴就算是被斬首,也不會立即死亡。台灣公共電視自製節目《流言追追追》過去曾經解剖曱甴,以了解其生理構造,發現曱甴擁有極為特別的消化系統,其體內「嗉囊」主要負責儲存食物,而緊接在後的「砂囊」則擁有類似牙齒的堅硬構造,能有效磨碎食物,即使是難以消化的指甲或毛髮亦能被處理。
加上曱甴體內的脂肪體能提供穩定的能量來源,因此基於這些特殊生理構造,即使曱甴頭部被移除,只要「嗉囊」內尚有充足的食物儲備,身軀依然可以依賴「砂囊」的磨碎功能來獲取能量,使其得以繼續存活長達數天。
此外,亦有相關研究指出被切除頭部的曱甴,仍能維持數週的生存,並且身體依然能夠活動,同時還具備強大的斷肢再生能力,特別是幼年蟑螂,受損或自切的腿部可以在數週後重新長出,這讓牠們在面對危險時,能以極小的代價成功逃生。
3. 屍體「消失」只因被同類吃掉
如果曱甴屍體真的「消失」,最恐怖的可能是牠被「其他曱甴」清理現場,甚至成為同類的食物。據《昆蟲學年鑒》2010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同類相食在曱甴群體中是相當普遍的行為,尤其在食物資源匱乏或環境溫度升高時。
另外,根據《經濟昆蟲學雜誌》一篇由科學家發表的研究指出,具觀察了成年德國小蠊雄性(German Cockroach)被毒餌殺滅的情況時,會吃掉被毒死的同類屍體,從而造成毒餌的 「二次滅殺」 效果。這證明牠們會將地上的「屍體」當作食物清空,以維持巢穴整潔。
警告:最難搞是曱甴會「假死」?
然而你所見到「一動不動」的曱甴,有很大機會只是觸發了昆蟲常見的防禦機制「假死(Death Feigning)」。牠們會突然僵硬不動,企圖避開威脅。
最可怕的是,曱甴的繁殖能力極強,例如美洲大蠊,一隻雌性在極快的情況下就能生產出近900隻後代,所以踩死一隻只是治標不治本,你家的角落裏可能還藏着數以千計的「縮骨功小強」。
資料及圖片來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研究、台灣公共電視《流言追追追》節目、《經濟昆蟲學雜誌》、《昆蟲學年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