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港男於社交平台發帖,表示自己在慈雲山公屋居住三十年,如今離開承載父母與童年回憶的家,不禁以「人走茶涼」形容離別感,內心充滿不捨,更表示「越執越唔捨得」。帖文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網友質疑成語用法,但也有街坊留言安慰,「同是慈雲山街坊,抱抱樓主」、「好明白呢種感覺」。
公屋交還在即!港男感嘆「人走茶涼」
該名港人在Threads發文,表示一家人住在慈雲山公屋30年,現僅剩不到半個月時間,就要把單位交還給政府。他以「人走茶涼」形容當刻心情,並上載了幾張屋內的照片以作留念,可見單位為舊式公屋設計,設有梗房,而樓主已開始整理家中物品,把私人物品分類打包,準備搬離。
網友質疑成語用法
帖文很快在網上引起關注,部分網友討論樓主使用「人走茶涼」是否恰當,直言「其實你知唔知道真正係咩意思?」但也有人替樓主解釋,表示他只是抒發情緒,「雖然佢用錯成語,但掃咗少少post,由佢散心啦」、「呢啲po仲要出嚟扮正字刑警」。
公屋交還原因曝光!港人有共鳴:好明白呢種感覺
翻查樓主過去帖文,他坦言自小「唔黐家,日日早出晚歸」,20歲時便到澳洲Working Holiday,回港不到半年又搬出自住。直到前年父親過世後,他才醒覺「想搵辦法補救,彌補咁多年來冇陪佢哋嘅時間」,但母親又在去年確診肺癌四期,於今年7月離世。
父母相繼離世後,公屋居住人數減少,單位因此被界定為「寬敞戶」,房屋署於上月正式通知樓主需交回單位。樓主對此深感不捨,指這個家陪伴自己長大,三十年的歲月中滿載全家人的回憶,「越執越唔捨得」。他的經歷引起許多網友共鳴,「同是慈雲山街坊,抱抱樓主,我可能跟你是差不多的情況」、「好明白呢種感覺,只是我已經再無機會去返以前間屋,連條邨都不在了」。
網友分享類似經歷
網友留言安慰:一個人都要好好生活
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安慰,鼓勵樓主向前看,「相信你媽媽會繼續喺你心入面繼續陪住你的」、「一個人都要好好生活」。亦有留言鼓勵樓主要珍惜與家人之間的回憶,如多拍攝照片、整理舊物當作留念,甚至建議他以Hyperscape技術為住所製作成3D Gaussian Splatting模型,「咁你日後想幾時走返入間屋懷念都得」。
點擊看網民留言
樓主搬遷安排備受關注
有網友關心樓主搬遷安排,「房署俾左幾耐時間你執野?」、「俾3倍租繼續住唔得?」、「樓主會搬去一人單位?」樓主亦有逐一回應,表示房署只給兩個月整理時間,若重新計算入息審查,他任職得工作也未必符合申請資格。他坦言:「一路執,又一路搵返自己細個嘅痕跡,活生生嘅生活證據」,道出對舊屋的深厚情感與回憶的點滴。
來源:Thre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