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宏福苑五級火警震撼全港,雖然火勢已受控,但部份市民在接收大量災情資訊後,或會感到不安、情緒受困甚至失眠等。香港心理衞生會提醒,這些身心反應在重大事故後屬正常現象,毋須過份恐慌。本文整合壓力反應檢測表、3大紓緩方法及求助熱線,以了解如何處理突如其來的情緒衝擊。
香港心理衞生會:重大事故後出現不安焦慮等 屬正常心理及情緒現象
火災導致多人傷亡,部份正經歷此事的當事人家屬、目擊者,甚至該區居民,相信事件均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部份市民或會較易出現不安、抑鬱或焦慮等情緒反應,甚至影響睡眠,香港心理衞生會(MHAHK)發帖指出,這都是正常的心理及情緒現象,建議受影響市民可嘗試3種方式紓緩情緒:
不用恐慌:嘗試以3種方式平復心情
1. 先安頓心神:
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需要,關閉新聞報導,遠離社交媒體,以免資訊超載下影響精神健康。
2. 進行放鬆練習:
適時進行有效身心放鬆的練習、呼吸練習︰吸氣4秒、屏氣4秒、吐氣6秒,重覆數次直至情緒得而紓緩。
3. 留意身心變化:
密切留意自己及身邊人的身心變化。
【自我檢測】衞生署:出現9項以上症狀+持續3日須盡快尋求專業協助
政府衞生署「陪我講 Shall We Talk」專頁亦發出提醒,市民若有懷疑出現「急性壓力症」的情況,可根據以下14項症狀進行初步自我檢測。若當中出現9項或以上,且持續超過三日,應盡快尋求心理學家或臨床心理學家協助:
▼ 壓力反應檢查 Check List▼
- 創傷事件無故闖入記憶
- 發惡夢
- 感覺再次回到創傷事件當中,身體亦出現遭遇創傷時的反應(又稱「閃回」)
- 被內在或外來事情挑起持續心理、生理及情緒反應
- 持續地不能感受正面情緒
- 解離症狀,欠缺現實感
- 忘卻創傷事件中的重要部分
- 逃避去想、認同及感受創傷事件
- 逃避可能回想到創傷事件的人、物及情景
- 長期處於過度警覺、容易被驚嚇的戒備狀態而引致焦慮或失眠
- 易怒
- 過份的驚嚇反應
- 不能專注
- 警覺性增加
香港心理學會:若出現4大類壓力徵狀 建議減少接收相關資訊
針對面對一些重大事故後,香港心理學會亦曾經指出,人們出現不安、抑鬱、焦慮等情緒反應屬於「急性壓力反應」(Acute Stress Reaction),是人類在面對創傷性事件時常見的自然反應。這些反應可能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通常會在日後逐漸減退,但在部分情況下亦可能持續數天甚至數周。「急性壓力反應」可分為四大類型,從不同層面影響個人的日常表現與心理狀態:
身體反應:心跳加快、胸悶、呼吸困難、失眠、無胃口
情緒反應:緊張、驚慌、焦慮、情緒波動
行為反應:逃避社交、失去興趣、坐立不安
思想反應:腦中反覆浮現事件畫面、夢境、錯覺
學會建議,若感壓力過大,應暫停接收新聞報道、避免過度參與討論,並專注於自我照顧和情緒表達。
如何紓緩壓力與不安?學會建議3大方法自我調節
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與情緒困擾,香港心理學會建議市民可透過以下方法進行自我調節與舒緩:
1. 表達與抒發情緒
不要壓抑情感。可以透過書寫日記、繪畫、音樂創作、運動、與他人傾訴,甚至參與宗教活動等方式,將內心的不安釋放出來。這些方法有助梳理情緒,減少內在壓力堆積。
2. 限制接收資訊的時間與頻率
不斷瀏覽事故相關新聞、影片和討論可能令情緒持續受刺激,甚至加劇焦慮。建議市民適當減少接收資訊的時間,並留意自己在閱覽新聞時的身心反應,如感到過度不安,應立即停止。
3. 關懷與陪伴身邊人
若發現親友情緒低落或持續不穩,應主動關心、傾聽對方的感受,避免批判或催促其「快啲好返」。陪伴與傾聽本身就是一種強而有力的支持。
情緒支援熱線及網上平台服務一覽
若你或身邊人感到情緒困擾,以下支援服務可提供即時協助:
全港情緒支援聯絡名單:
- 情緒通熱線:18111 |WhatsApp:點我傾訴
- Open噏24小時網上對話平台|WhatsApp/SMS:9101 2012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Chat 窿」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 7350
-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 2255
- 明愛向晴熱線:18288
- 東華三院關懷熱線:2548 0010
- 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2777 8899
- 生命熱線:2382 0000
- 利民會《即時通》:3512 2626
- 學友社學生熱線:2503 3399
- 紅十字會心理支援熱線:5164 5040
- 情緒心晴熱線:6996 6463
資料及圖片來源:Facebook@香港心理衞生會(MHAHK)、Facebook@陪我講 Shall We Talk、Facebook@香港心理學會 臨床心理學組、
網民4個月實測︰呢招擺脫失眠易醒最work!
香港生活壓力大,幾乎人人都試過失眠。唔想失眠,唔通真係要晚晚飲牛奶?最近就有網民於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為了改善失眠問題,用 4 個月試勻各種助眠方法,開始試飲牛奶、食褪黑色素、益生菌甚至是嘗試中藥,最後發現食中藥容易入睡之餘更「少左半夜扎醒」,深睡時間更是長達 3 小時以上,是所有方法中最長,令樓主大讚「整體訓得幾好」。






